傳統與科技的碰撞 ——“中國文化與漢語新詩的前途學術研討會”於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舉行

2023年4月13日上午,由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與中葡雙語教學暨培訓中心合辦的“中國文化與漢語新詩的前途學術研討會——《當代詩壇》前70期的總結”,在澳門大學崇文樓舉行,近三十位海内外專家學者綫上綫下共聚一堂,從歷史、文化、詩歌、小説、科技、醫學等方面探討漢語詩歌的發展定力,以及ChatGPT對漢語詩歌的影響和衝擊。著名瑜伽思想學者古儒安然,澳門研究中心主任林玉鳳、中國語言文學系主任袁毓林、北京師範大學特聘教授歐陽江河、著名詩人瀟瀟、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張清華於講座上發表講話。

 

 

中葡雙語教學暨培訓中心主任姚京明教授在主持詞中提出:“在科技如此發展的時期,也許找不出確切的傳統與科技的融合模式,期待在此次論壇上聽到不同的聲音。”歐陽江河、張清華紛紛在論壇中表示,“查知比對”寫詩,在數量上確實可以超越詩人的創作,但科技無法體會生命的美好,無法完全把握詩歌的真正的內涵。另外,多位專家也就本次論壇主題發表專題演講。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主任朱壽桐教授在論壇中提道:“在疫情結束之後,社會逐漸走向正軌之時,談論詩歌是一種‘奢侈‘,不論是創作者,還是閲讀者,都應該珍惜這份‘奢侈‘。此次論壇以前鋒的姿態探討‘查知比對’(Chat GPT)對文化界、詩歌界和學術界所引起的一系列碰撞。中國文化的研究者和守正者應該對此做出積極的反應。”

 

(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朱壽桐)            

(中葡雙語教學暨培訓中心主任姚京明)

(著名瑜伽思想學者古儒安然)

(澳門研究中心主任林玉鳳)

(中國語言文學系主任袁毓林)

(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傅天虹)

(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院長于興中)

(北京師範大學特聘教授歐陽江河)

(著名詩人瀟瀟)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張清華)

 

是次“中國文化與漢語新詩的前途學術研討會”,集中探討漢語新詩在面臨科技時展現的定力,專家學者們一致認為:在面對科技和人工智慧的挑戰時,漢語詩歌需要,且有能力保持自己的文化自信。

 

 

參與研討會的嘉賓還有北京師範大學特聘教授歐陽江河、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張清華、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傅天虹、南方科技大學科學與人類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吳岩、著名瑜伽思想學者古儒安然、澳門大學滿珍紀念書院代院長張國祥、紹邦書院代院長譚錫忠、霍英東珍禧書院副院長蔣怡、中國語言文學系主任袁毓林、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院長于興中、澳門研究中心主任林玉鳳、孔子學院副院長陳忠等專家學者參與是次論壇。

“凝聚根魂 追溯文明—— 2023黃河黃帝文化澳門國際論壇在澳大隆重舉行”

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與全球華人尋根拜祖聯合會於4月15日在澳門大學圖書館聯合舉辦“2023黃河黃帝文化澳門國際論壇”,此乃癸卯年澳門恭拜軒轅黃帝大典系列活動之一,旨在將黃河文化與之息息相關的黃帝文化聯繫起來展開闡述,全方位深入解讀黃河文化、黃帝文化的歷史淵源、豐富內涵和重大意義,實現黃河文化、黃帝文化與當前社會的有機結合,實現傳統與現代的同頻共振,不斷推進黃帝文化、黃河文化的傳播與發展。

(大合照)

(剪綵)

 

澳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徐杰、鄭裕彤書院代院長黃承發、中國語言文學系主任袁毓林等出席了論壇。

 

(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朱壽桐)

 

全球華人尋根拜祖聯合會會長王友誼認為中華民族是有信仰的民族,黃河、黃土地、黃皮膚是中華民族的底色,凝聚成五千年文化與文明。黃河文化和黃帝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凝聚點,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全球華人尋根拜祖聯合會會長王友誼)

 

來自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藝術研究所所長丁亞平,北京大學教授王錦貴,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馬相武,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教授傅天虹,上海師範大學教授楊劍龍,著名學者及作家黃維樑,河南大學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劉占峰,深圳南方科技大學著名學者吳岩發表了演講和精彩討論,博士後研究學者、著名青年歌唱家盛梅論證了黃河文化與澳門文化的聯繫,使得本論壇在澳門舉行有了充分的理據。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朱壽桐教授高度評價各專家學者對黃河文化、黃帝文化的解讀和現代價值,並強調澳門文化論壇的重要性,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這裡絢麗綻放,並自信地走向世界。

(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藝術研究所所長丁亞平)

(北京大學教授王錦貴)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馬相武)

(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教授傅天虹)

(上海師範大學教授楊劍龍)

(著名學者及作家黃維樑)

(河南大學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劉占峰)

(深圳南方科技大學著名學者吳岩)

(博士後研究學者、著名青年歌唱家盛梅)

(論壇現場)

「珍愛母語,擁抱世界文化」—中國歷史文化中心積極參與澳大語言文化日

為了保育母語、提倡語言文化多樣性,由澳門大學人文學院主辦的「語言文化日」,在3月28日繼續以「珍愛母語,擁抱世界文化」為主題,開展了多國傳統文化匯演開幕式、語言文化工作坊、文化知識尋寶遊戲等活動。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老師和學生以各種表演展示多地的特色文化,吸引超過200名澳大學生和教職員參與。精彩的節目涵蓋了傳統和流行歌曲、舞蹈、音樂及民俗表演,展示了粵語、英語、葡語、日語等多種語言,給參與者留下深刻印象。

「墨香藝韻書法體驗坊」是中國歷史文化中心在「語言文化日」創設的工作坊,旨在讓參與者深入體驗漢字書法藝術的魅力。漢字書法是中華文化的表現藝術,更是世界文化的瑰寶。在書法工作坊中,同學們紛紛積極發揮想象力,融合個人創意與審美情趣,在團扇或書箋上創作,瀟灑潑墨,縱情寫意。他們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了眾多書法作品,並從中了解聯傳統書法文化的無限魅力,體驗立毛筆書寫的古韻意趣,感受到了中國美學的線條藝術。

 

“夏都探秘,譜寫中華文明” 澳大中國歷史文化中心與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聯手打造文化交流盛宴

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和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合辦的「2022豫澳青年人文交流系列活動之‘雲遊二里頭夏都遺址’直播活動」,於2023年3月22日線上舉行。此次活動由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聯合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承辦,並獲得鄭州大學、河南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河南理工大學、以及澳門大學何鴻燊東亞書院、澳門大學馬萬祺羅柏心書院、澳門大學紹邦書院的大力參與和支持。

(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現場)

(澳門大學何鴻燊東亞書院現場)

(澳門大學馬萬祺羅柏心書院現場)

二里頭夏都遺址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區,被譽為中華文明的核心與引領者,對研究華夏文明的淵源、國家的興起、城市的起源、王都建設、王宮定制等重大問題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本次直播活動帶領豫澳兩地青年朋友走進洛陽,走進「華夏之源」、「最早中國」,吸引了近500名師生線上線下共同參與。

活動中,鄭州大學歷史學院副院長吳志遠為參加者梳理了夏朝的歷史,並詳細介紹了夏都的考古過程與成果。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孫晨嬌老師和二里頭夏都遺址發掘現場席樂老師則對參加者詳細講解了二里頭夏都遺址的相關歷史和遺址發掘情況。透過活動,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的師生們更深刻地了解了中國的歷史文化。

(鄭州大學歷史學院副院長吳志遠)

(大合照)

“第二屆中國文化推廣大使成立儀式”順利舉辦

2023年3月21日,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成功舉辦“第二屆中國文化推廣大使成立儀式”。本次儀式中出席的嘉賓分別有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主任朱壽桐教授、副主任鄭寧人博士、學術研究主任邵朝陽教授、編輯出版部主任楊兆貴教授、特級行政主任關小燕小姐。

本次儀式中,中心主任朱壽桐教授表示:中國文化推廣大使立足澳門,包括澳門大、中、小學校,面向澳門社會。設立大使,是希望培養、加深青少年愛國愛澳情操品德,加深對國家、對澳門歷史文化的認識,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會到中華文化和澳門本土文化的特色底蘊,而這就是設立文化推廣大使的初衷。大使之所以稱之為大使是別具含義的,本來可用“使者”一詞,但“使者”的作用只是負責傳達主體的意識;而“大使”,不僅能夠傳達主體意識,還能融入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能夠更好地進修和歷練,做到自主、主動地去推廣中國文化、澳門文化。

中心朱壽桐教授發表演講

鄭寧人博士表示:推廣大使的活動豐富多彩,關於內部活動則有中華文化研習課程、講座等等,目的是為了提高大使們的中國文化修養,這樣才更有利於對外傳播、輸出中國文化。關於外部活動,則涉及學校之間的交流活動,還會去內地進行考察行程等等。

中心副主任鄭寧人博士發表演講

本次活動過程中,還邀請到了上一屆的大使進行心得分享,鼓勵和希望新一屆文化大使們好學樂學,享受過程。而新一屆的大使們也對中國文化抱有濃厚的興趣和情懷,對大使活動的開展充滿了期待。

上屆大使進行心得分享

現場的嘉賓和大使們

嘉賓和大使們的大合照

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師生參觀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

2023年3月10日(五),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師生一行在滿珍紀念書院張國祥院長的陪同下,參觀了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受到中國歷史文化中心鄭寧人副主任和關小燕特級行政主任熱情招待,師生們在愉快的氛圍下了解到中心的主要工作和認識到中國歷史文化的精神。

其他新聞:

1   中學生美好的一天:書院生活體驗在滿珍-–-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

“劉海粟藝術教育座談會”在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舉行

2023年3月9日(四),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與劉海粟國際藝術研究會聯合舉辦“劉海粟藝術教育座談會暨劉海粟國際藝術研究會第一次會員大會”,共同回看劉海粟的藝術人生。

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主任朱壽桐教授,劉海粟先生女兒、著名畫家劉蟾老師,澳門蓮花時報社長王海濤先生,《蓮花時報》滄海一粟專欄主筆是裕興先生,澳門理工大學何志輝教授,澳門大學紹邦書院院長譚錫忠教授,澳門藝術設計中心主任梁藍波教授等嘉賓出席現場會議,國情教育(澳門)協會副會長胡成鳳女士線上座談。

朱壽桐教授歡迎劉海粟國際藝術研究會各位成員的到來,並就劉海粟先生在文化文學方面的成就做出簡介。劉蟾老師在座談會上分享父親生活的點滴,劉海粟先生潛心學習西洋優秀繪畫技巧,為中國美術界帶來全新氣息;他著力推進中國傳統繪畫走向世界,同時致力於為年輕人留下優秀的中國文化遺產。其後,是裕興先生、胡成鳳女士、梁藍波教授、譚錫忠教授、何志輝教授、繆予㛃女士,以及學生代表分別圍繞劉海粟大師事蹟展開討論。

最後由王海濤先生做總結發言,他表示澳門是中西文化交流之地,而劉海粟先生也是中西方繪畫藝術結合的大家,希望劉海粟先生的藝術可以在澳門得到推廣、得到傳承。是次大會中,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主任朱壽桐教授被聘為劉海粟國際藝術研究會第一位榮譽顧問,由劉蟾會長為朱壽桐教授頒發榮譽顧問證書。

其他新聞:

1  劉海栗藝術教育座談會澳大舉行

2022年10月份至11月份的人文社科教學人員專業培訓課程圓滿結束

由澳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澳門大學澳門中小學生人文社科教育基地和中國歷史文化中心合辦的「人文社科教學人員專業培訓」課程於2022年10月至11月在高美士中葡中學,教育資源中心,語言推廣中心和德育中心順利完成。

本次培訓邀請澳門大學教育學院楊兆貴教授主講「《論語》天下觀與後世的闡釋」,人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鄧景濱教授主講「快易準的『粵音圖』」和「澳門八景與中華八景」,譚美玲教授講授「粵劇來源與粵劇唱做的文化內涵」與「澳門粵語拼音系統」,羅言發教授主講「如何利用母語區分詩歌平仄及讀懂字典注音」以及葡文系Prof Sara Gonçalves dos SANTOS在線上主講「The role of grammar in a task-based approach」。凡此課程目的是增進澳門中小學校人文社科教師在文史和葡語等領域的專業知識,藉此提升教師的綜合實力。

10月份至11月份一共開設十門課程,以線上和線下形式舉行,吸引逾百名本澳中小學教師參加。

楊兆貴教授「《論語》天下觀與後世的闡釋」班大合照

鄧景濱教授「快易準的「粵音圖」」班大合照

鄧景濱教授「中華八景文化與澳門八景」班大合照

譚美玲教授「澳門粵語拼音系統」班大合照

羅言發教授「如何利用母語區分詩歌平仄及讀懂字典注音」班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