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澳門大學學生參加中華經典誦讀交流展演 斬獲佳績
由教育部港澳台事務辦公室指導,澳門大學、江蘇師範大學與香港理工大學共同主辦的“2025年港澳和內地高校大學生中華經典誦讀交流展演決賽”,9月24日至25日在江蘇師範大學雲龍校區圓滿舉行。來自港澳與內地多所高校的優秀學子齊聚一堂,以誦讀為媒,共話中華文脈。
本次活動作為教育部“港澳與內地大中小學師生交流計劃大學生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自2021年創辦以來已舉辦四屆。今年共收到來自中國傳媒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江蘇師範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教育大學、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等高校的近300部視頻作品,經嚴格評審,最終50部優秀作品晉級決賽。

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主任張彥教授致辭
澳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徐杰教授、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主任張彥教授獲邀擔任評委。經過激烈角逐,澳大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生李嘉敏憑藉作品《登金陵鳳凰臺》成功入圍決賽50強,並榮獲“最佳藝術創作獎”;社會科學學院張珈歡同學則以作品《遇見·澳門》榮獲“最佳誦讀作品獎”。兩位同學以聲音傳承中華文脈,在誦讀中感悟歷史底蘊、展現時代精神,生動詮釋了中華經典的當代魅力。決賽舞台上,15組晉級選手傾情演繹歷代經典詩文,創新運用藝術形式將傳統經典與現代審美相結合。既有對《詩經》、《楚辭》等古代經典的深情詮釋,也有對紅色詩文的激昂誦讀,充分展現了港澳與內地青年對中華文化的深刻理解與熱愛。
澳門大學人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生李嘉敏
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張珈歡同學
國家高度重視語言文化工作。習近平主席多次強調傳承與發展傳統文化的重要性,指出語言文字既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也是民族精神的生動體現。本次“港澳和內地高校大學生中華經典誦讀交流展演”活動,不僅為三地高校學子搭建了展示才華的舞台,更有力增強了青年群體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促進彼此在語言文化方面的交流互鑑,提升青年一代的語言文化素養。獲獎作品後續將在港澳與內地高校開展巡迴展演,推動經典文化進一步融入青年學子的日常生活,持續擴大活動影響。此舉將有助於培養新時代大學生的家國情懷,並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注入蓬勃的青春力量。
活動合影
圖文轉發自澳門大學人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