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 《蕩氣迴腸》愛國主義電影分享會啟動儀式在澳門大學成功舉行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蕩氣迴腸》愛國主義電影分享會啟動儀式在澳門大學成功舉行

2025年10月30日下午,由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主辦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蕩氣迴腸》系列活動——愛國主義電影欣賞及經典電影回顧分享會啟動儀式暨首場電影欣賞會”在澳門大學崇文樓隆重舉行。活動旨在通過電影欣賞與學術研討相結合的形式,推動愛國愛澳教育,深化青年對國家歷史與民族精神的認識。

活動伊始,澳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徐杰教授致歡迎辭。澳門大學始終將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培養家國情懷作為重要使命。他指出,《盪氣迴腸》專案創新採用電影與學術研討相結合的模式,將宏大歷史敘事轉化為生動課堂,是澳大推動”愛國愛澳”教育走向深入的重要實踐。專案精選《八佰》《紅色娘子軍》等影片,引導青年學子感悟民族精神,增強國家認同。

隨後,主禮嘉賓們為啟動儀式剪綵,標誌著《蕩氣迴腸》系列活動正式拉開帷幕。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主任張彥教授在致辭中強調,該專案是中心未來五年規劃的重點,以紅色歷史教育為主線,借助光影藝術引領青年感悟民族奮鬥的精神力量。他表示,中心將持續整合資源,將《盪氣迴腸》打造為具有澳門特色的愛國教育平臺,為”一國兩制”實踐貢獻力量。

其後,中心向廣東南方紅色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彭伊娜教授(革命家澎湃烈士孫女)頒贈畫作,並委任其為“中國文化推廣督導大使”,以表彰其長期致力於弘揚愛國精神與傳承紅色基因。

最後,藝術與設計系主任李軍教授在專題講座中,以“銀幕上的大歷史”為切入點,探討了抗戰電影敘事的發展。他指出,當前抗戰敘事呈現出更宏大的格局,強調15年抗戰歷程所體現的民族精神。同時,以《南京照相館》等影片為例,說明局部藝術視角同樣能深刻傳達歷史情感,並強調“情感真實”在歷史再現中的關鍵作用。

此次活動還有其他嘉賓出席支持,包括前《深圳法制報》副總編顧志傑先生、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汪藍副教授、澳門茶藝專業人員協會陳佩蘭會長、廣州市比玉堂藝術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江山先生、澳門大學滿珍紀念書院院長張國祥教授、蔡繼有書院院長梁美兒教授、紹邦書院代院長譚錫忠教授、馬萬祺羅柏心書院馮家維副院長、滿珍紀念書院洪盈惠書院導師、傳訊總監張惠琴博士、中心副主任鄭寧人博士與中心特級行政主任關小燕小姐等。《蕩氣迴腸》項目將持續開展系列電影分享與學術研討活動,致力建設成為澳門青少年愛國教育與國家認同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