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大學研究生會書法協會於4月12日舉辦“與朱壽桐教授茶聚”活動

(轉發) 2022年4月12日,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主任朱壽桐教授受澳門大學研究生會書法協會之邀請、在呂志和書院舉辦“與教授茶敘”活動。

本次茶敘活動中,朱壽桐教授藉由自己對書法的理解和經驗,為同學們開展了別開生面的分享會。其演講題目為“書法縱橫談”,內容包括書法的起源和書法的文化,以及書法對人生的影響。

朱教授介紹,最開始書法就是單純的寫字紀錄。真正有書法的說法是到了漢代。在漢代之前,常見的書寫媒介是甲骨等動物骨、竹簡、絹等,價格昂貴且稀有。 從漢代開始出現造紙術,耗材變得便宜,且有利於保存。造紙術發明者蔡倫的弟子孔丹改進了造紙工藝,製作出由青檀樹為原材料的宣紙。書寫的字體變得不會因為紙質的粗糙而變形。安徽宣城作為青檀樹的盛產地,也成為了製作宣紙的名城。因此,“漢字”的“漢”是說明文字文化從漢朝全面形成。

朱教授表示,書中有性情。書如其人,通過文字表達出性格和心情。這也是書法的樂趣。書中有靈悟。通過文字型態表達理解和領悟。書中有才情。文字體現出人的性格,如不拘小節,狂放不羈。書寫的自由、快意與愉悅能夠為我們帶來健康的體魄和心態。

朱教授也非常歡迎同學前往澳大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了解更多中華傳統文化和歷史。

 

活動圖片:澳門大學人文學院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主任朱壽桐教授 (圖右3)

 

原文連結:https://um2.umac.mo/apps/com/bulletin.nsf/cbec67391a113f1a48257b0b003b6b07/e77b2f90013d2e9848258831001828bd?OpenDocument&TableRow=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