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月!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走訪十一校 共築中國歷史文化新平台
今年六月!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走訪十一校 共築中國歷史文化新平台
2025年6月3日至13日,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副主任鄭寧人與特級行政主任關小燕率團隊接續走訪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 (中文部) 、鮑思高粵華小學(中文部)、粵華中文中學、化地瑪聖母女子學校、嘉諾撒聖心英文中學、嘉諾撒聖心中學、澳門工聯職業技術中學、教業中學、聖善學校、婦聯學校及澳門大學附屬應用學校等十一所學校,圍繞中華文化傳承、愛國教育實踐及教學資源共建等議題展開深度對話,為澳門青少年文化素養提升注入新動能。
一、多元合作亮點聚焦
中心為深化愛國主義教育,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以抗戰勝利八十周年為契機,發起「紅色文化考察」活動,創新提出多校聯辦模式,旨在促進校際互動與資源融通。活動得到了十一所中小學積極響應,各校均表示將主動參與中華文化傳承工作,以校園為陣地築牢青少年愛國根基。
二、教師專業發展支持
中心規劃構建歷史教學資源共享平臺,承諾提供豐富教育素材與師資支持,並定期組織教學培訓及案例分享工作坊,助力提升基層教師的文化傳播能力。
三、跨校聯動創新
中心計劃持續推出主題文化講座,邀請各校學生共同參與。與會代表認為,此類活動可通過歷史熱點議題激發學生思辨能力,該構想不僅獲十所學校認可,還將獲得各校聯合策劃支持,形成「多方參與、共創共研」的良好生態。
四、展望未來協同發展
此次系列走訪旨在構建「一校一特色」的文化教育網絡,以「資源下沉、雙向賦能」為核心理念推動高校與中小學深度聯動。十一校代表達成共識:通過課程共建、師資共培、活動共辦,將有效凝聚澳門文化教育合力,為培育兼具國際視野與文化自信的新一代奠定基礎。
此次合作框架的拓展,標誌着澳門中華文化教育從單點突破邁向系統化協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人文灣區建設提供了可借鑒的實踐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