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同心”蘇港澳篆刻聯展開幕式成功舉辦

2024年10月22日上午10時,“金石同心”蘇港澳篆刻聯展開幕式在澳門大學崇文樓中國歷史文化中心隆重舉辦。此次活動作爲澳門大學“第三屆中國文化節”系列活動之一,由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蘇州海外聯誼會、常熟海外聯誼會及常熟市對外文化交流促進會共同主辦。本次活動吸引了來自蘇州、澳門及香港的衆多藝術家、學者及嘉賓參與。

蘇州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市委秘書長、蘇州海外聯誼會會長王颺,澳門中聯辦宣傳文化部部長萬速成,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全國婦聯常委、澳門蘇浙滬同鄉會會長賀定一,蘇州市委統戰部副部長、蘇州海外聯誼會副會長鄧兵,澳門江蘇聯誼會創會會長岑展平,澳門科技大學榮休校長、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澳門江蘇聯誼會永遠榮譽會長許敖敖,人民日報澳門分社社長富子梅,新華社澳門分社社長劉剛,澳門蘇州聯誼會會長徐詠珮,常熟市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常熟海外聯誼會常務副會長吳文進,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主任朱壽桐等出席活動。

儀式上,吳文進致辭表示,三地藝術家們以刀代筆,以石爲紙,將中華文化的精髓和時代精神融入方寸之間,不僅展現了篆刻藝術的獨特魅力,更體現了我們共同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堅定信念。未來,希望立足良好交流合作基礎,繼續用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港澳行”這一交流平臺,不斷深化活動內涵,以文化爲紐帶拓展常熟與港澳藝術、科技、人才、産業項目間的交流合作,進一步激發愛國愛港愛澳强大力量。

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在致辭中回顧了澳門大學近期舉辦的活動,特別是慶祝澳門回歸祖國75周年的“一國兩制”主題活動。他强調,澳門大學一直致力于培養更多愛國愛澳的人才,崇文樓作爲澳門大學的標志性建築,象徵著澳門大學對人文、傳統文化及中華藝術的重視。宋永華還高度贊揚了蘇州常熟優秀的民族文化,特別提到了以滄浪亭爲原型的蘇澳亭,認爲它是澳門大學以史爲指引、以文化爲載體的重要建築代表。

虞山印社社長吳葦在致辭中詳細介紹了虞山印社的歷史和經歷,並表示虞山印社一直致力于推進篆刻藝術的普及和提高。他提到,澳門與虞山印社的連接淵源深厚,此次聯展不僅展示了三地篆刻藝術的精華,更促進了三地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吳葦還透露,本次聯展共展出了110多件篆刻作品,每一件都凝聚著藝術家們的心血和智慧。

開幕式還舉行了向澳門大學贈送原石印章的儀式,由虞山印社社長吳葦、濠江印社副社長何斌及香港香江印社社長鄧昌成共同頒發,澳門大學圖書館館長吳建中代表接受,並回贈了收藏證書。隨後,14位嘉賓共同進行了剪彩儀式,標志著“金石同心”蘇港澳篆刻聯展正式開幕。開幕式結束後,嘉賓們參觀了蘇港澳篆刻聯展及蘇澳亭,並在蘇澳亭前合影留念。

此次“金石同心”蘇港澳篆刻聯展不僅爲三地藝術家提供了一個展示才華和交流技藝的平臺,更促進了三地文化的深入交流與融合,爲推動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這邊風景》——2024深圳(南山)、珠海(香洲)、香港、澳門、桂林(資源)五地書法作品聯展(澳門站)順利開幕

 

由澳門書法教育研究會主辦,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合辦的《這邊風景》五地書法作品聯展(澳門站)於2024年11月9日在澳門大學圖書館隆重開幕。開幕禮當天邀請了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主任朱壽桐教授,澳門世邦傢俬建材城總經理侯沐天博士,深圳南山區書法家協會王金成秘書長,深圳南山區書法家協會王曉丹理事,深圳南山區書法家協會李淑英理事,香港草書書法院 吳任主席,珠海市香洲區書法家協會陳灝鎔副主席,珠海市香洲區書法家協會李雅軒理事,珠海市香洲區書法家協會張澤慧理事,澳門書法家協會主席龔寶美博士,澳門書法家協會鐘金星副主席,澳門書法教育研究會何耀婷會長,澳門綠色環境保護會主席倫永燊教授,廣東省社區藝術教育學會副會長兼美術書法研究會會長為主禮嘉賓。朱教授表示聯展能夠堅持開展,意義重大。各位書法家們也現場即席揮毫祝賀展覽圓滿成功!他們筆走龍蛇,每一筆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藝術風格。無聲的舞者帶動著不同的旋律,透過墨香四溢,紙面上呈現出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感受了書法的魅力和傳承力量。

此次共展出優秀作品 120件,祝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週年暨澳門回歸祖國25週年的慶典。以靈動的筆墨展示社會新氣象,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和諧、共融、團結、共譜新時代的壯志豪情。

 

巡展時間:

9月25日到10月8日(深圳站)深圳大學美術館,

10月11日至11月1日(資源站)資源縣體育館,

11月1日至4日(香港站)香港屯門大會堂,

11月6日至11日(澳門站)澳門大學圖書館,

11月18日至25日(珠海站)暫定

中國文化節在南京展開主題活動

為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2024年11月1日下午,江蘇第二師範學院主校區,澳門中國文化節在這裏舉辦主題活動:認識一個不一樣的澳門。

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主任朱壽桐教授,應邀為該學院“鑄魂騰飛:文學,文化文心——人文通識系列講座”主講了《從文學文化的角度,講述一個不一樣的澳門》。講座對澳門的歷史、澳門的社會心理現實進行了文學文化的解讀。主持人彭琳書記總結時認為,這不僅呈現了一個歷史認知和顯示認知中不一樣的澳門,而且這樣的文化認知也是書本上所讀不到的澳門。

粵東紅色文化游

2024年10月11日至13日,由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舉辦的“粵東紅色文化游”活動順利開展。此次活動得到了澳門大學的大力支持,並受到了惠州、東莞兩地人民的熱烈歡迎。本次研習營包括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師生、澳門中國歷史文化推廣大使共28人參加。研習營旨在讓澳門師生深入瞭解粵東地區的歷史文化,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和自豪感。

研習營首日,師生們抵達惠州羅浮山,這裡被譽為“嶺南第一山”,以其秀美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道教文化而聞名。羅浮山文化積澱深厚,集道、佛、儒三教於一山。東晉時期,葛洪、鮑姑、黃大仙等仙道曾在此采藥煉丹、修行濟世、著書立說,其奇觀勝境神活傳說成為李白、杜甫、蘇軾、楊萬里等歷代文人騷客詩文的重要題材。眾多的詩詞楹聯和摩崖石刻等也形成羅浮山獨具魅力的歷史人文景觀。師生們在山中漫步,感受著山間清新的空氣和悠久的歷史文化,對嶺南地區的自然風光和道教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10月12日上午,研習營前往惠州西湖,這裡以蘇東坡等文人墨客的足跡而著稱,師生們在湖光山色中領略了中國古代文人的風雅與才情。下午,師生們參觀了客家婆景區,客家婆景區是博羅縣新時代文明實踐特色基地,彙聚了客家千年文化韻味,是一個集生產與工藝展示、觀光、購物和客家文化展示於一體的工業旅遊景區,讓人深入瞭解了客家文化的歷史與特色,體驗了客家的傳統手工藝和美食。

 10月13日上午,研習營前往東莞,參觀了東江縱隊紀念館。東江縱隊,全稱為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是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廣東省東江地區創建和領導的一支人民抗日軍隊。在這裡,師生們學習了東江縱隊在抗日戰爭中的英勇事蹟,深刻體會到了革命先烈們的不屈不撓和無私奉獻精神。下午,研習營參觀了林則徐紀念館,通過豐富的歷史資料和文物,師生們對林則徐的生平和他在禁煙運動中的卓越貢獻有了更全面的體會,增強了對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

研習營在東莞結束行程。通過此次粵東歷史文化研習營,澳門師生實地尋訪了粵東的歷史文化,深入瞭解和體驗了粵東文化的精髓。本次活動是一次傳承歷史文化,庚續民族精神之旅,促進了學生對中華文化,尤其是嶺南文化和客家文化的認知。

第三屆中國文化節首傳捷報:本中心深度參與的《亂世才女》喜獲文旅部優秀獎

在黃梅戲的故鄉——安徽安慶舉行的第十屆中國(安慶)黃梅戲藝術節上,上海雋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作並演出的黃梅戲作品《亂世才女》榮獲國家文旅部優秀劇目獎。

《亂世才女》以明末清初的江南女詩人夏淑吉(民族英雄夏完淳的姐姐)富有民族氣節和家國關懷的人格形象為原型,塑造了動亂時代“一位聰慧才女”譜寫的一段慘痛歷史。主演胡倩是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特邀的中國歷史文化推廣大使督導,其所領導的雋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創的《亂世才女》、《衣被天下》的劇名題寫,都由中心主任朱壽桐教授承擔。

據訊,此次賽事競爭激烈,多為國家級或省市級院團參與,在獲獎劇目中,《亂世才女》是唯一為非公藝術團體獲得的獎項。

第十届中國(安慶)黃梅戲藝術節《亂世才女》證書

 

 

“中國心·澳門情”名家作品書畫展順利在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展出

2024年9月6日,“中國心·澳門情”大灣區名家迎雙慶書畫展在澳門大學崇文樓中國歷史文化中心隆重舉辦。本次活動由澳門大學校友會主辦,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澳門書法院、順德耕墨堂共同合辦。展出期間為9月5日至12日,在澳門大學崇文樓E34展覽廳展出。

澳門大學校友會會員大會主席區秉光致辭時期望藉此機會可以讓澳門與大灣區其他的書畫愛好者共聚一堂,互相分享。其後,澳門書法院副院長趙維富致辭時希望推動澳門與內地書畫藝術的更緊密的交流互動與彼此促進。

出席開幕式嘉賓還有教青局代廳長李艷琪,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主任朱壽桐,霍英東基金會總幹事史濠,澳門大學校友會理事長葛萬金,澳門書法院院長歐耀南、副院長溫子成,澳門陶然書法社社長阮毓明等。

本次活動展出書畫六十餘幅,其中三十幅出自本澳書畫家之手,其餘有來自珠海、順德等大灣區地區的書畫家,充分體現不同地區書畫家的創作風格。現場墨香濃郁,書法家們聚首一堂,分享彼此的創作靈感,談吐間散發出對藝術創作的熱忱。

“澳門國際兒童文學頒獎典禮暨漢語兒童文學研討會” 於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圓滿落幕

8月16日,首屆 “澳門國際兒童文學獎”頒獎典禮在澳門大學圖書館演講廳內盛大舉行。來自各地的兒童文學創作者、研究專家等逾200位嘉賓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了這一文學盛事。“澳門國際兒童文學獎”於2023年9月啟動,是由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澳門作家協會、澳門文藝評論家協會、澳門兒童文學協會共同舉辦的具有國際視野的兒童文學獎項評選活動。活動旨在進一步促進兒童文創產業的交流和發展,打造以澳門爲中心,具有權威性、專業性的國際兒童文學盛典,以突顯新時代澳門對國家少兒文化建設事業的貢獻。

頒獎典禮上,澳大副校長莫啟明首先代表校長宋永華發表歡迎詞,指出澳門大學深感榮幸參與這一關乎國家和民族未來文化發展的盛事,尤其是賽事中設立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題材獎更是意義非凡。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吳義勤在致辭中指出,“澳門國際兒童文學獎”在澳門回歸於培養青少年的文學興趣和文化自信,同時也爲澳門的文化繁榮和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副會長羅崇雯代表會長吳志良致辭時引述澳門學者論文數據指出本地從事文學寫作的作家有近四成關注兒童文學,當中大多爲教育工作者,有助作品更貼切陪伴兒童成長教育的過程;江蘇省對外友好交流協會俞祁代表江蘇省委宣傳部原副部長司錦泉發言指出,“澳門國際兒童文學獎”的設立,正是回應了黨和國家的號召發掘和推廣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此次盛會不僅展現了澳門在兒童文學領域的活躍度和創作熱情,也體現了澳門與內地,尤其是江蘇等地在文化交流與合作上的緊密聯繫。

莅臨本次頒獎典禮的嘉賓還包括澳門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宣傳文化部副部長殷汝濤和代表成彥希、澳門文化發展基金行政委員會委員許鑫源,澳門大學副校長莫啟明,澳門作家協會會長馬瑩瑩,北京師範大學王泉根、浙江師範大學教授方衛平、南京大學教授王彬彬、暨南大學教授李學武、中國作協《中國當代文學研究》執行主編崔慶蕾、《文藝報》社教鶴然老師、澳大學生事務長彭執中老師等。

8月17日澳大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並舉辦“漢語兒童文學研討會”,進一步推動兒童文學的深入研究與交流。此次研討會作爲頒獎盛典的延續,進一步深化了兒童文學的學術探討與交流。研討會上,多位知名學者發表了精彩演講。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吳義勤認爲: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兒童文學的發展對兒童的成長非常重要,希望通過兒童文學研討會,可以提高學界對兒童文學的重視。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王泉根深入剖析了兒童文學的基本概念與美學特徵,爲與會者提供了深刻的理論視角。南京大學教授王彬彬則從成人文學的視角出發,提出了“少兒性”這一引人深思的問題,激發了現場的熱烈討論。澳大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主任朱壽桐在研討會總結環節中指出:“在今天的研討會上,我們不僅見證了兒童文學領域的深度探索與多元視角的碰撞,更深刻地認識到兒童文學作爲連接過去與未來、成人與兒童的橋梁,其獨特價值與使命所在。兒童文學不僅僅是兒童的專屬讀物,它同樣是成人世界的一扇窗,讓我們得以窺見純真、夢想與希望的光芒。我們應當鼓勵更多的跨學科交流,將歷史學、文化學、社會學等多重視角融入兒童文學的研究與創作中,讓兒童文學成爲反映時代精神、傳承文化精髓的重要載體。”

發言嘉賓還包括浙江師範大學教授方衛平、南京大學教授王彬彬、暨南大學教授李學武、中國作協《中國當代文學研究》執行主編崔慶蕾、《文藝報》社教鶴然老師、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文學讀物出版中心主任田俊、澳大學生事務長彭執中老師和澳門作家楊穎虹等,研討會不僅加深了學術界對兒童文學的理解與認識,也爲創作者們提供了寶貴的交流平臺。參會者們紛紛表示,此次活動不僅讓他們收穫了知識與啓發,也讓他們感受到了澳門作爲國際文化交流平臺的魅力與潛力。

 

 

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成功舉辦粵港澳中學生 “廣府文化”學習體驗班,共促文化傳承

中國文化推廣大使培訓活動 蘇州大學師生研修工作圓滿落幕

2024年7月10日,由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與蘇州大學聯合舉辦的「中國文化推廣大使培訓活動—蘇州大學師生研修工作」在澳門大學圓滿落幕。這場為期三天的培訓活動促進了蘇澳兩地的學術交流,增進了蘇州大學師生對澳門歷史、文化的理解與認識。

培訓活動於7月9日上午拉開帷幕,澳大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主任朱壽桐在開課儀式上熱情歡迎了來自蘇州大學的師生。朱壽桐期待此次活動能夠進一步鞏固兩地學術交流的橋樑,共同促進學術研究的發展。同時,朱壽桐向蘇州大學訪澳團頒發了紀念品。蘇州大學文學院學工辦主任紀金平對澳大中國歷史文化中心師生的熱情接待和周到安排表示了誠摯的感謝,並鼓勵同學們積極融入澳大的文化氛圍和學術環境。開課儀式結束之後,中國歷史文化中心邀請三位資深學者:中心主任朱壽桐、澳大學生事務長彭執中以及澳門理工大學教授張九齡分別為蘇州大學師生帶來「澳門文化研討」、「兒童文學與兒童教育」以及「傳統詩詞吟誦」主題工作坊。

朱壽桐講授關於「澳門文化研討」的主題工作坊,使蘇州大學師生們對澳門文化的豐富多元有了新的認識,讓同學們在了解到澳門文化的獨特與輝煌後,體會到了澳門文化與中華文化的同根同源,同學們通過此次工作坊不僅體會到了澳門文化的魅力,也深刻理解了“一國兩制”政策的深刻内涵與歷史意義。

澳大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主任朱壽桐

澳大學生事務長彭執中創立的「開元故事法」不僅成為了兒童故事創作的標誌性方法,也彰顯了其熾熱的愛國精神。彭執中認為,在創作故事時,要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並牢記「多元和諧,仁愛互助」的澳門精神。他借「妙趣西遊」給同學們以啟迪,揭示《西遊記》的道德真諦。在此次工作坊中,同學們再一次感受到了澳門文化與內地文化的互動關係。

澳門大學學生事務長彭執中

澳門理工大學榮休教授張九齡是晚清名臣張之洞的曾孫女,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張九齡講授圍繞「傳統詩詞的當代詮釋與教學實踐」展開了精彩的演講,引領師生們探索詩詞在當今教育中的價值和吟唱應用。她亦親自領唱,使蘇州大學的師生們近距離領略了澳門古韻的魅力,體悟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深邃。

澳門理工大學榮休教授張九齡

在結課儀式上,澳門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李德鳳對此次培訓活動作總結發言,李德鳳表示此次「中國文化推廣大使培訓活動」是「知識的碰撞與融合」,也是「友誼與合作的橋梁」,期待此次培訓活動能夠進一步促進蘇澳兩地師生的交流與合作,共同肩負起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任務。

澳大人文學院副院長李德鳳

蘇州大學老師李璐代表蘇州大學訪澳團作總結發言時表示,澳大中國歷史文化中心精心準備的工作坊不僅為蘇州大學的同學們提供了知識和見解,更激發了同學們對中華文化的兼容并包與歷史傳承的思考。在培訓活動即將結束之際,李德鳳為蘇州大學師生頒發了「中國文化推廣大使研修證明」,師生們紛紛表示此次訪學經歷難忘且收穫豐富。

蘇州大學老師李璐

頒發中國文化推廣大使研修證

最後,澳大中國歷史文化中心還為蘇州大學的師生們組織了澳門大學導覽活動。首先,中心引領蘇州大學的師生參觀了蘇澳亭並講解了蘇澳亭的文化意義。隨後,中心工作人員與澳大學生公關大使一起,引領蘇州大學師生先後參觀了澳門大學展館、伍宜孫圖書館以及「博雅之壁」等。蘇州大學的師生們通過爲期三天的培訓活動,既在學術的盛宴中汲取了知識的養分,也在校園導覽活動中瞭解了澳門大學的歷史、欣賞了澳大靜謐的校園風光。此次培訓活動對增進蘇澳兩地的學術與文化交流,提升澳門文化的知名度與影響力,以及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等方面均做出了貢獻。

蘇州大學師生參觀蘇澳亭

蘇州大學師生參觀澳大校園

澳門大學舉辦首屆中醫文化國際論壇—-聚焦大健康與中醫文化傳承

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於2024年4月25日至28日隆重舉辦了首屆中醫文化國際論壇,主題為“大健康中醫”與中國傳統文化學術研討會。此次論壇深入探討了健康與中醫的密切聯繫,並突顯了中醫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論壇開幕式上,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主任朱壽桐致歡迎辭,對遠道而來的嘉賓表示熱烈歡迎,並對本次學術盛會的舉辦表達了殷切期望,他表示,中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通過此次研討會,我們希望能夠融匯中醫與傳統文化,在豐富的中華文化體系中發掘新價值。接著,由古儒·安然發表講話,他指出中醫能夠洞察人體各處的複雜聯繫,這種治病策略所體現的哲學思想值得在醫學領域中受到更廣泛的關注。而自己自小學習與傳播中醫是對為了回饋祖國,能夠通過中醫治病救人是自己的榮幸,若能推動中醫文化的傳播則更覺有幸。古儒·安然是馬來西亞籍的中醫、教授及國際瑜伽教練,通曉多種語言,擁有豐富的醫學與瑜伽背景。他曾於哈佛大學等知名學府演講,主題涵蓋東西方哲學、量子力學與修行學。他創辦了多個禪修與瑜伽中心,致力於推廣身心健康教育,並在全球範圍內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澳門大學中醫藥研究院副院長李鵬發表致辭,他指出,近年來澳門特區政府著力發展中醫藥產業,而中醫藥又是澳門大學極具特色且重點支持的研究領域,此次會議能夠利用澳門作為中西方文化交流橋頭堡的區位優勢,進一步推動中醫藥走向國際。古儒·安然是馬來西亞籍中醫、教授及國際瑜伽教練,通曉多種語言,擁有豐富的醫學與瑜伽背景。他曾於哈佛大學等知名學府演講,主題涵蓋東西方哲學、量子力學與修行學。他創辦多個禪修與瑜伽中心,致力於推廣身心健康教育,影響深遠。隨後,國際(澳門)中醫藥暨生物產業發展聯盟代表王海濤表示當今澳門中醫藥發展也正面臨著重大需求和發展機遇,需將中醫藥與現代科技結合開拓新的研究領域。論壇開幕同時還舉辦了“中國當代雜誌創刊號收藏展”開幕剪綵儀式。

 

論壇期間,與會專家學者圍繞中醫文化的繼承與發展、中醫與自然醫學的相互交融、中醫在現代科技發展背景下的新趨勢等多個議題進行了深入的研討和交流。 論壇內容豐富多彩,吸引了全球各地的學者專家和中醫藥領域的領軍人物參與。包括江蘇雷允上誦芬堂醫藥公司董事長雷家荃、武漢著名醫師尉孟龍、IMU University 國際醫藥大學中醫系講師陳文恬、馬六甲州的中醫協會的理事成員張文豐與陳錫安、上海科技發展基金會主任孫楓琪、上海胡錦華健康教育促進中心長三角健康傳播研究院(籌)負責人管婧、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講席教授吳俊、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李繼凱、江蘇世紀洪範生物醫學技術研究院周魯、深圳望野博物館館長閻焰、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王一川、北京通明書院院長熊力祺、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林偉、南京直面心理諮詢研究所所長王學富、澳門鏡湖醫院顧問醫生葉果強、澳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徐杰、澳門大學紹邦書院院長譚錫忠等專家學者參加此次論壇。

朱壽桐致歡迎辭

古儒·安然致辭

李鵬致辭

王海濤致辭

現場嘉賓

會議現場

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