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視野,暢談AI ——第四屆澳門人文社科教育論壇成功舉辦

2023年12月14日,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與澳門中小學生人文社科教育基地合辦的「第四屆澳門人文社科教育論壇——AI時代的澳門基礎教育:挑戰與變革」於澳門大學崇文樓成功舉辦。該論壇為各位教育工作者提供共同探討科技與教育相關議題的平臺,以期為人工智慧技術在澳門基礎教育中的應用實踐拓展視野並提供參考。

 

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主任朱壽桐首先對各位教育工作者的到來表示誠摯的歡迎。他表示,AI技術的發展對中小學的基礎教育乃至人文社科的高等教育都帶來了巨大挑戰,本次論壇將現實與理論充分結合,討論的問題具有針對性和理論深度,參與者分享的經驗和思考對澳門教育界的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

勞校中學校長鄭杰釗講解了當前AI技術在教學中個性化學習、自動化評估、課件製作、繪圖、智慧管理等方面的應用和對學生學習方式的影響,並指出未來教師角色的新轉變、教師培訓的新需求、教師與AI的協同合作的可能性。

廣大中學校長陳建邦介紹了澳門高等教育和基礎教育的基本情況,並指出AI時代的教育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情商、思辨能力、創造力等綜合素養,密切關注就業市場需求風向來為學生服務,保持教育界整體創新創造的活力。

澳門大學人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王思豪表示,AI時代為澳門基礎教育發出了新的挑戰,但也為教育變革提供了契機。適應變化、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保障數據隱私是當前基礎教育所面臨的關鍵問題。

出席此次教育論壇的嘉賓還有石排灣公立學校校長韓旭、利瑪竇中學副校長胡詠欣、培正中學校長助理兼總務主任駱劍峰、聖瑪沙利羅學校行政主任崔鳳鳴、聖保祿學校校長助理朱聰穎、粵華中學科主任王森、福建學校教務主任陳嘉欣、培華中學資訊科組長趙起超、培華中學資訊科技處組長莊偉賢、教業中學主任袁家駿、培正中學老師沈正剛、培正中學老師張柏恩、環球新聞報社長邱躍進、澳門大學人文學院中國歷史文化中心學術研究部主任邵朝陽等。

珠海歷史文化考察團:愛國愛澳·薪火相傳

珠海歷史文化考察團:愛國愛澳·薪火相傳

2023年12月8日,第二屆中國文化節系列活動“愛國愛澳·薪火相傳”珠海歷史文化考察團順利開展。本次活動由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主辦,考察團成員由澳門大學本科生、研究生及中國文化推廣大使共15名學生組成,並由中國歷史文化中心編輯出版部主任楊兆貴教授和中國歷史文化中心碩士課程導師劉景松帶領,一同前往珠海進行文化考察。本次考察團旨在更好地讓澳門的師生走進中國內地,體驗國家文化之博大精深,增強國家意識和民族認同感。

上午團隊考察了珠海古村落接霞莊、菉猗堂及建築群。兩處皆位於斗門鎮南門村內,僑文化底蘊豐富,集悠久的僑房歷史、豐富的人物資源、得天獨厚的南宋皇族遺韻和獨特的嶺南風情為一體,是學習和傳承僑鄉文化、弘揚華僑精神的重要基地。團隊師生在考察中感受濃厚的文化氣息,家國情懷和進取精神,以此為引,油然而生。

下午考察團赴楊匏安陳列館考察。在楊匏安陳列館內,考察團認真聽取、閱覽楊匏安生平事蹟,從楊匏安同志的偉大革命事蹟中深深感悟到工運先烈們對黨忠誠、信念堅定的革命精神,重溫楊匏安先烈用生命守護信仰,積極投身革命鬥爭英勇獻身的紅色故事,感受革命前輩對真理正義的矢志追求、對革命事業的忘我犧牲精神和家國情懷。

此次珠海歷史文化考察,澳門師生實地考察珠海著名歷史文化,深入瞭解和體驗僑鄉文化和紅色文化的精髓,進一步加深對我國文化的理解和認識,拓展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影響力。

 

憶崢嶸歲月,激奮進力量:澳門師生赴廣州研習嶺南文化,傳承紅色基因

2023年12月8日至10日,由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和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聯合舉辦的“港澳學生‘嶺南文化’高級研習班”於廣州舉辦。本次研習班成員主要為澳門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的23名學生,由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鄭寧人副主任與聖若瑟中學林家達老師隨團帶隊。本次研習班以實踐體驗和專題講座的形式,帶領學生深入體驗、瞭解廣州紅色文化和嶺南文化的精髓。

團隊第一天首先參觀了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學員們懷著崇敬的心情依次參觀農講所各個展區,瞻仰文物史料,認真聽取歷史文物背後的革命故事,重溫革命先輩的崢嶸歲月,深刻感受共產黨人的愛國熱情和民族精神。隨後考察團前往參觀南越文王墓,通過展廳導賞和現場參觀,結合館藏文物和歷史資料共同體驗千年前墓主人的宮廷生活,感受有血有肉的豐滿的歷史人物。

之後兩天考察團參觀中共三大會址和廣州起義紀念館,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在一件件文物、一幅幅圖片、一組組資料中切身感受革命先輩對理想信念的崇高追求和對革命事業的執著忠誠。此外,師生們還一起前往暨南大學聆聽該校港澳歷史文化研究院的講座,在主講老師的分享中感受嶺南文化的絢麗多彩。

經過此次港澳學生“嶺南文化”高級研習班,澳門學生和中國歷史文化中心師生更加深入瞭解和體驗了紅色文化和嶺南文化的精髓,進一步提升了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同時,此次活動還促進了粵澳兩地師生的交流和互動,促進了澳門與大灣區內其他城市的交流合作,推動澳門的教育事業和本土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拓展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影響力。

重走長征之路:澳門大學研習營延續不朽的長征精神

2023年12月20日至25日,由澳門大學人文學院與中國歷史文化中心聯合舉辦的“貴州·遵義紅色文化研習營”順利開展。團隊得到澳門大學的大力支持與貴州人民的熱烈歡迎。參加本次考察的有來自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研究生、澳門中小學中國歷史文化推廣基地教師與澳門中國歷史文化推廣大使共36位師生。本次研習旨在更好地讓澳門師生重走紅軍長征之路,學習長征精神,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國家意識和民族自豪感。五天時間,團隊相繼巡禮“中國苗族文化藝術館”西江千戶苗寨,參觀了紅軍四渡赤水紀念館、息烽集中營、遵義會議會址,游覽青岩古鎮等,深入瞭解貴州的紅色文化以及當地的民俗文化特色。

研習營於20日遊覽了西江千戶苗寨,整個苗寨1285戶苗家的木質吊脚樓依山傍水而建,層層叠叠,與其說這是個村寨,不如說是一片由吊脚木樓組成的森林,自山頂直鋪到山脚,將整座山都嚴嚴實實地包裹起來。這裏被譽爲“中國苗族文化藝術館”,是研究苗族歷史文的“活化石”。這次遊覽,來自澳門的師生領略和認識了中國苗族漫長的歷史,感受到了苗族的文化特色,民族自信不斷提高。

12月21日,研習營來到丹寨萬達小鎮,它是一座以苗族、侗族傳統特色建築爲基礎的小鎮,正所謂“雲上丹寨、大美非遺”,澳大研習營在這裡盡情感受到了以丹寨歷史文化爲核心的民族風情。 之後,研習營學習非物質文化遺産“蠟染製作”,與“靛染工藝代表性傳承人”面對面交流學習,參與千年蠟染體驗,親手完成從畫制圖案、染色、漂洗、退蠟等各道工序,隨著花紋的逐漸顯現,到最終呈現出美麗的圖案,一份成就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隨後,研習營前往游覽“5A級風景名勝區”——青岩古鎮,在古色古香的青岩古鎮裏,有穿著民族服飾的當地人、千奇百怪的小買賣,研習營的師生們情不自禁地融入到這種愜意的生活中。巷弄裏的傳統建築,充滿神秘感的民俗風情不禁令人沉醉和嚮往。

12月22日,研習營前往游覽息烽集中營。息烽集中營是抗戰期間國民黨堅持“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反動政策而設立的關押共産黨人和愛國進步人士的最大秘密監獄,與重慶白公館、渣滓洞集中營、江西上饒集中營同爲抗戰期間國民黨設立的四大集中營。這次參觀,研習營的師生們深刻體會到了革命先烈們不屈不撓,堅决反抗鬥爭精神,他們表示會在之後的學習和生活中,繼承先烈遺志,發揚先烈精神,努力奮進。

12月23日,研習營參觀了紅軍四渡赤水紀念園,紀念園主要由紀念塔、浮雕墻、渡口紀念碑和展覽成列館組成。在紀念園內,團隊師生瞭解了四渡赤水之戰的全過程,體會了紅軍四渡赤水出奇兵豐功偉績的來之不易。

之後,研習營到達婁山關, “婁山關戰鬥”是遵義戰役關鍵性的一仗,是紅軍長征以來的第一個大勝。

12月25日,研習營一行參觀了遵義會議會址。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産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這次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爲代表的新的中央領導集體。遵義會議會址內的陳列館、會議室、革命文物、歷史資料、歷史照片,讓研習營對革命先烈勇于鬥爭、百折不撓、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感到深刻認識,瞭解這段艱苦卓絕的二萬五千里長征中的遵義會議、四渡赤水出奇兵等紅色歷史來繼承和發揚遵義會議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用革命文化傳播和滋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爲廣闊的發展前景。

經過此次貴州遵義紅色文化的研習,澳門師生實地尋訪了貴州紅色歷史,深入瞭解和體驗了貴州文化的精髓。本次活動是一次傳承革命精神,庚續紅色基因之旅,促進了學生對中國歷史文化,不可缺少的紅色革命文化的認知。

文化薈萃:南昌「尋根·拾憶」紅色研習深度交流

2023年12月16日至12月21日 ,由澳大中國歷史文化中心和南昌大學聯合主辦的「尋根·拾憶」紅色文化研習活動啟程。這一盛事是第二屆中國文化節系列活動之一,獲得澳門大學的積極支持,並受到南昌大學師生熱情歡迎。參與考察的包括來自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研究生以及澳門中國文化推廣大使等共11位師生。

此次考察的目的在於透過實際參與紅色文化研習活動,由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學術事務部主任邵朝陽教授親自帶領澳門大學中國文化推廣大使踏足江西紅土地,協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國家觀和文化觀。同時,活動旨在搭建內地與港澳地區的文化交流平臺,協助澳門大學學生更深入地瞭解江西紅色文化和歷史文化,領略贛鄱大地的魅力。透過交流合作,促使贛澳學生在溝通中深化對大中華地區的理解和責任感,並在其中建立跨地域的友誼,共同探討未來的發展方向和合作機會。

本專案採用了「6場線上講座+6天實地調研」的模式,帶領澳門大學師生在線上及線下共同遊歷江西11個地方,深刻感受江西的獨特魅力。活動的選擇「十一」有其獨到之處,既代表江西的11個地級市,又恰逢國慶之日,更寓意著「拾憶」,通過講座介紹江西11個地級市的代表文化,進而通過實地調研引領澳門學生深入了解江西的紅色、綠色、古色和金色文化,喚醒澳門師生的中華民族記憶,提升其中華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進一步激發其民族自豪感。

在即實地調研與實踐時期,南昌大學組織澳門師生走訪江西南昌、吉安等地進行實地研習與調研實踐。這包括在八一廣場舉行升旗儀式、參觀遊覽八一起義紀念館、滕王閣、南昌大學校史館、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博物館和VR主題樂園,以及赴井岡山等革命老區展開實地紅色文化研習等活動。透過實踐交流,港澳學生深刻感悟江西的紅色、綠色、古色和金色文化,進一步強化中華文化認同和中華民族認同,鞏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澳門學生的家國情懷與時代擔當。

慶澳門回歸 安徽陶辛農民書畫在澳門展出

澳門回歸祖國24周年慶暨澳門第二屆中國文化節期間,由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中華文化產業促進會、蕪湖市文化和旅遊局、蕪湖市灣沚區委宣傳部聯合主辦,由蕪湖市美術家協會、七房鄉村美術館、陶辛詩書畫學會共同協辦的“陶辛農民書畫展(澳門站)” 12月11日下午在澳門大學崇文樓開幕。

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主任朱壽桐教授在開幕式上表示,中國的美術繪畫一直分為文人畫與農民畫兩種風格。文人畫題材都是很憂鬱、很悲劇化和悲哀的。但農民畫題這個題材都是非常熱愛生活、非常陽光,表達勞動人民的堅韌與樂觀。而這次陶辛農民畫則體現了一種文人化傾向,體現了共產黨領導下“勞動人民知識化”的新農民與新農村特點,體現了文人畫與農民畫相向而行的局面。

展覽爲打造陶辛農民書畫品牌,助力陶辛鄉土文化“走出去”搭建了橋梁,也爲蕪湖與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交流提供了難得的機會。展出的50餘幅作品均出自農民藝術家之手,他們秉著“賡續中華文脈,弘揚國學雅風”的創作初心,潛心創作,充分體現了蕪湖灣沚區陶辛鎮的基層藝術家的審美情趣和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和追求,作品形式多樣、樸素雅致。爲慶祝澳門回歸祖國的活動增添了艶麗鄉土文化色彩。

本次活動還得到了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灣沚區文化旅遊體育局的指導。澳門特區市政署、澳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澳門大學、澳門中華文化産業促進會等各界代表出席畫展開幕式。中華文化産業促進會常務理事陶辛農民書畫展聯合策展人胡智傑、安徽工程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陶辛農民書畫展聯合策展人承傑與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主任朱壽桐教授等發表了重要致辭,對陶辛農民書畫展的創作、組織與宣傳表達了全方位的肯定與支持。

 

“這邊風景”以筆墨呈現灣區風情——深圳南山、珠海香洲、香港、澳門地區書法交流展

爲展示大灣區書法藝術魅力,“這邊風景2023——深圳南山、珠海香洲、香港、澳門地區書法交流展”於2023年12月11日在澳門大學圖書館舉行。展出期間為12月11日至19日。展覽由中共深圳市南山區委宣傳部、深圳市書法家協會指導,澳門大學人文學院、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澳門書法家協會主辦,澳門大學圖書館、深圳市南山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深圳市南山區書法家協會、珠海市香洲區書法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香港分會共同協辦。

展覽現場人頭攢動,墨香濃郁,觀衆及作者紛紛就書法欣賞、書寫技巧等問題切磋交流,現場氣氛熱烈。四地書法家通過這個交流平臺,互賞互鑒,爲推動四地書法發展而作出貢獻,呈現灣區書法風情。展出的112件書法作品中,兼具草書、行書、隸書、楷書、篆書等多個書體,體現不同地區書法家的書寫風貌。所展出作品或沉著穩重,或恣性抒情,形式豐富、風格突出,蘊含著傳統文化精神和當代中國價值觀,不僅展現了藝術家高尚的道德涵養和深厚的藝術造詣,更展現了書法家們濃烈的愛國情懷和誠摯的赤子深情,以及他們對弘揚傳統書藝之熱忱。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氣。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主任朱壽桐教授表示,前幾年在疫情影響下這個展覽堅持舉辦,難能可貴。大灣區書法家通過“這邊風景”以書會友,推動四地書法發展、也以文化的生命力推動了整個區域的發展。此次展出四地書法從不同角度體現了藝術家藝術見識、精神氣質、學養審美、筆墨技巧與含金量等價值,也已成爲灣區四地的一個文化品牌,産生了良好的品牌效應和影響力。

深圳南山區書法家協會主席常弘才構思了書法展之名“這邊風景”,在他看來,四地書法交流展,是用書法作爲四地文化連接之紐帶,是在跨越不同,尋找相同。四地書法交流展以書法增進彼此之間的文化認同和熱愛,增強文化凝聚力。爲此,他以漢簡書體書寫一副對聯“琴言輕若水,詩夢暖于春”謳歌好時代的文學春風、書法春風,字體端莊渾厚,不失生動趣味。

中國文化節走進四川

第二屆澳門中國文化節舉行“澳門文學文化走進四川”的活動。澳門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主任朱壽桐教授於2023年11月18日應邀走進四川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向四川文藝評論界介紹澳門文學及文學評論的特點和優勢,推介“一國兩制”體制下的澳門文學。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四川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李明泉,四川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李立,四川省文藝評論家協會黨支部書記兼秘書長白浩,四川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秘書長鄧添天等出席了此次活動。

為貫徹執行“一國兩制”政策、增強澳門文藝評論家愛國愛澳情懷、深化中華文化一體多元意識,該日,澳門文藝評論家協會與四川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在四川成都簽訂了交流合作備忘錄。該備忘錄確定了雙方信息互通、資源共享、活動支持、人才互訪等合作方向,明確了澳門及海外華人藝術家評論家參與“中華文脈蜀道行暨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周年紀念文藝展系列活動”、“鄉村振興四川行”活動和在澳門“中國文化節”舉辦期間開展四川文藝專題活動等具體合作項目。

澳門文藝評論家協會與四川省文藝評論家協會的交流合作,不僅搭建了澳門、四川兩地文藝評論交流的平臺,而且有助於內地文學的海外傳播和澳門文學愛國情懷的深化,對推動兩地文藝評論事業的繁榮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此類交流合作,在全國的文藝評論家協會中尚屬開風氣之先。

朱壽桐向四川文學評論界推介澳門文學

朱壽桐(右)與李明泉(左)簽訂交流合作備忘錄

朱壽桐(左)與李明泉(右)交換備忘錄簽字文本

 

深化交流 共慶文化盛典:澳門大學舉行第二屆中國文化節主旨項目啟動儀式,同步舉行第六屆中國文化(澳門)論壇

第11屆“中國京劇藝術團”赴澳演出 ──京劇《龍鳳呈祥》圓滿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