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舉辦第一屆文史論壇
為了更深入的研究中國歷史文化的經驗和構成,加強大眾的國家文化自信,澳門大學舉辦「第一屆澳門大學文史論壇」。多名澳大講者基於傳統文化和新文化之間的正面互動,以及中西方文化在學術層面的關係分享其重要的研究結果,回顧歷史,聚焦現在,展望未來。
為了更深入的研究中國歷史文化的經驗和構成,加強大眾的國家文化自信,澳門大學舉辦「第一屆澳門大學文史論壇」。多名澳大講者基於傳統文化和新文化之間的正面互動,以及中西方文化在學術層面的關係分享其重要的研究結果,回顧歷史,聚焦現在,展望未來。
澳門大學今(19)日舉行澳大崇文樓啟用儀式,澳大校長宋永華表示,在國家啟動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新時代,澳大崇文樓肩負著弘揚中華文化和加強多元文化交流的使命,為促進澳門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以至全球的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扮演先鋒的角色。
啟用儀式由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兼澳大校監崔世安、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傅自應、澳門特別行政區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薛曉峰、澳大校董會主席林金城及校長宋永華主持。
宋永華致辭時表示,在國家啟動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新時代,澳門的獨特時代使命就是構建“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作為澳門唯一一所國際化、教研並重的綜合性公立大學,澳大為此使命不遺餘力,致力整合校內資源,發揮大學的獨特優勢,以期作出更大貢獻。
澳大崇文樓滙聚了大學已成立的中國歷史文化中心、澳門研究中心、孔子學院、中葡雙語教學暨培訓中心、藝術設計中心,以及澳門中小學生人文社科教育基地等富有實力的文教單位,為促進澳門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以至全球的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扮演先鋒的角色。
此外,同場還舉行“第一屆澳大文史論壇"和“澳大師生藝術展覽",通過學術討論和藝術,展示大學在人文社科領域的教學與研究成果。
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舉辦了“向民族文化經典致敬”的啟動儀式,邀請了著名音樂家、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創作者何占豪教授演講,分享《梁祝》的創作心得及演繹風格。
澳大副校長(研究)葛偉表示,作為一位自然科學的專家,多年來不時受到人文藝術的熏陶與啟發。人文藝術的重要性影響深遠,只有並行自然科學與人文藝術,才是未來學術發展的大道。因此,中國歷史文化中心在宣傳人文藝術,弘揚人文精神的道路上作出了許多傑出貢獻,向民族文化經典致敬的活動更顯得意義重大,應得到學校及各界的高度重視與認可。
講座上,何教授圍繞著《梁祝》小提琴協奏曲創作60週年,帶領觀眾回顧新中國的藝術創新、發展之路,並講述了多個精彩、感人的故事。澳大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代主任朱壽桐總結時表示,文藝在生活中紮根越深,其生命力就越強;文藝經典的形成不僅要依賴於文藝家的文學創造力,還更依賴於創作者卓越的人格力量。澳大中國歷史文化中心致力推動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傳承各時代各門類的思想、文化及藝術經典,以弘揚中國文化傳統包括文學、思想、藝術、文化為己任。
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育與青年工作部部長徐婷、澳大副校長(研究)葛偉、何鴻燊東亞書院院長姚偉彬、蔡繼有書院院長甄勇、學生事務長彭執中、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代主任朱壽桐等出席啟動儀式。
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推廣基地、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和澳門勞工子弟學校日前簽署了《共建中國歷史文化推廣基地協議》合作協議。澳大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代主任朱壽桐、勞工子弟學校校長鄭杰釗、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秘書長林翠倩分別代表澳大中國歷史文化中心、勞工子弟學校、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出席簽署儀式。
中國歷史文化推廣基地去年1月設立,由澳大中國歷史文化中心、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及五間本地中學組成,勞工子弟學校成為中國歷史文化推廣基地第六所學校。
根據協議,中國歷史文化推廣基地將邀集全球著名學者到推廣基地舉辦“名師名校講座”,講述中華傳統優秀文化、舉辦“中華文化日”讓同學參與其中,推廣基地透過不同的考察活動與體驗活動,使基地成員學校的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包括考察粵港澳大灣區傳統文化、中國歷史文化推廣基地指導老師及推廣大使江西紅色文化考察團等,亦創辦面向澳門青少年的歷史文化刊物《澳門少年報》,使學生了解國家歷史和發展現狀,逐漸深入認同澳門與國家的文化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