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首屆中國文化節揭幕

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深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澳門大學舉行首屆中國文化節,並藉主旨活動啓動儀式爲一系列的活動揭開序幕。活動以線上結合線下的形式進行,來自全球各地近百位領導、學者、嘉賓以不同的方式送上祝賀。

首屆中國文化節得到來自全球各地近百位領導、學者、嘉賓的關注,他們都以不同的方式向本次中國文化節活動表達祝賀,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吳義勤教授在線上致辭中強調,傳承中華文化、弘揚優良傳統,是每一位華夏兒女的責任與義務;澳門大學副校長莫啓明致辭表示,澳門是以中華文化爲主流、多元文化並存交流的基地,中華文化是澳門文化的主體部分,在澳門推廣、宣傳和踐行中華文化,是我們面臨的重要使命與責任,舉辦中國文化節,是我們執行這一使命、承擔這一責任的一個嘗試,我們必須全力做好;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薑繼鼎廳長先線上致辭中表示希望可以通過本次活動,搭建起豫澳青年人文交流平臺,誠摯邀請澳門廣大青年朋友來河南觸摸歷史、感知文明、滋養精神、讀懂中國;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吳志良主席代表澳門基金會向本次活動的舉辦表示熱烈祝賀,吳志良主席高度肯定了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長期以來的工作和努力,希望在社會各界的推動下,讓歷史和文化的知識傳播到社區,傳播到學校。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上海隽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澳門木蘭拳協會等文化單位精心準備了太極拳、木蘭單扇、昆劇等表演來慶賀首屆中國文化節的開幕。澳門的中小學校、高等院校和文化社團亦紛紛熱情響應與支持。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育與青年工作部部長徐婷、澳門大學副校長莫啓明、澳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徐杰、鄭裕彤書院代院長黃承發、呂志和書院院長藍志雄、滿珍紀念書院代院長張國祥、紹邦書院代院長譚錫忠、澳門研究中心主任林玉鳳、學生事務長彭執中、校長辦公室主任汪淇、校友及發展辦公室主任林鈺儀等嘉賓出席了線下啓動儀式。

首屆中國文化節的核心項目共有近百項,從10月中旬開始陸續展開;核心活動則於11月舉行,活動將在澳大、澳大中國歷史文化推廣基地、澳大各合作單位如北京魯迅博物館、上海大學、上海師範大學、暨南大學、南昌大學等全面展開,與澳門大學中國文化節遙相呼應;重要活動將持續到12月份,以輕鬆的形式讓學生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激發他們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興趣,增進對中華文化的瞭解。

詳情請瀏覽:https://bit.ly/3Ta3zD2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吳義勤教授 致辭

澳門大學校長代表 莫啟明副校長 致辭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 姜繼鼎廳長 致辭

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 吳志良主席 致辭

澳門民聯智庫主席 施家倫議員 致辭

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主任 朱壽桐教授 致辭

昆劇表演 胡倩老師

昆劇表演 關文征老师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  豫澳青年太極拳表演

線下出席嘉賓

線上出席嘉賓

中國歷史文化系列漫畫叢書之《神農嘗百草》出版

2022年8月,由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中葡雙語教學暨培訓中心共同修訂的中國歷史文化系列漫畫叢書——《神農嘗百草》正式出版。

《神農嘗百草》為該系列叢書中的第四本,主要講述了炎族首領神農因憐惜百姓疾苦,親自上山品嘗百草以辨別藥性,為百姓治病,著成《神農本草經》,最終卻因嘗到毒性太烈的斷腸草而辭世,後來,百姓感念其恩德與功績,將其奉為「藥王神」,並建藥王廟四時祭祀的故事。該故事具有極強的啟示意義,體現出神農愛民如子、百折不撓、勇於嘗試、不怕犧牲的偉大精神,值得人們讚頌。

此前已發行的同系列叢書有《嫦娥奔月》、《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均在澳門社會廣獲好評,深受澳門青少年兒童的喜愛。該系列叢書以中、英、葡三語講述中國神話故事,有助於澳門和葡語系國家青少年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與認同。叢書採用生動簡潔、色彩鮮明的漫畫形式,讓更多的青少年接觸並學習中國歷史文化知識,領略中華文化的魅力。書中先有中英葡三語之全文總覽,後又一頁配一圖一句,有利於澳門青少年學習英語、葡語,亦為葡語系國家青少年學習中文提供了便利。

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與中葡雙語教學暨培訓中心同屬澳門中小學生人文社科教育基地,而《中國歷史文化系列漫畫叢書》則是基地為澳門青少年兒童準備的一份禮物,讓澳門和葡語系國家的小朋友們從中了解中華古老傳說故事的趣味、智慧和文化精神,學習中國歷史文化知識,增添童年的快樂元素。該叢書的發行,貫徹落實了基地「為澳門人文社科教育發展作貢獻、培養多元人才」的理念,促進了中國歷史文化在葡語系國家的傳播。

《文化鄉愁》吳一怡

香港《明報》月刊《明月灣區》

二〇二二年 八月號

刊載了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

碩士生 吳一怡 同學的隨筆

《文化鄉愁》

本期「學苑春秋·學府點滴」專欄的主題

為「學子的鄉愁」

 

 

澳門大學

中國歷史文化專業

吳一怡

余英時先生在《士與中國文化》有言:“文化和思想的傳承與創新自始至終都是士的中心任務。”孔子代表中國文化中“士”的原型,提出“士至於道”,至宋代儒學復興,范仲淹提出“士”應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展現讀書人大濟蒼生的理想和豪情,足見“士”的精神面貌隨中國歷史各個階段而發展。時至今日,中華民族的莘莘學子更稱得上是當代的“士” 。

這份綿延五千年的歷史文化落實在當代的“士”身上,便成為一種與生俱來的 “文化鄉愁”,是對中華民族的文化和思想的一份思念、眷戀和追慕。唯有透過溯源華夏文化的根源,探究自然萬物與人類文明的關係,通曉古往今來的人事變遷,體會歷史上志士仁人的光輝,方能逐一消弭。

作為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系的碩士生,這份“文化鄉愁”驅使我深入瞭解澳門與中國間一脈相連的歷史文化,而澳門因地勢之緣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的門戶,未來我希望繼續秉承士人精神,“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肩負起傳承與創新中華文化和思想的的使命!

傳中國哲學,探莊子學術—— 澳大中國歷史文化中心邀請楊義教授編寫《莊子會通》

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委託楊義教授執筆並撰寫了《莊子會通》,此書由澳門大學“先秦諸子與古典學”項目資助,於2022年8月在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楊義教授為文學博士,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民族文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等,對中國古代文學和先秦諸子學研究頗深。本次合作不僅有利於學界對先秦哲學思想與文學的探索,也有助於進一步傳播並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莊子會通》旨在系統還原並闡釋莊子的學術與文學成就,用深入淺出、卻又嚴謹準確的方式讓讀者對莊子哲學有更清晰和深刻的理解。本書從莊子思想和會通精神這兩個角度出發,將莊子的身世、《莊子》與老子的淵源、《莊子》中的“三言”對儒道兩家的態度融會貫通,深刻展現了莊子對獨立人格和精神自由的追求、對苦難世界的冷峻審視,和對人生悲劇的深刻體驗,這對莊子思想的研究和普及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旨在加強中國歷史文化研究,建構高水準的中國歷史文化交流機制,向澳門社會特別是澳門青少年推廣中國歷史文化,並促進中國歷史文化在葡萄牙語國家、地區的傳播與影響,藉以促進和提高澳門及國際社會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認知與理解。《莊子會通》中對老莊哲學的深刻理解與創新認知不僅能夠加深讀者對中國傳統思想的理解,而且有助於推動中華優秀歷史文化在澳門地區的傳播與推廣,具有重要意義。

第五屆中國文化(澳門)論壇隆重舉行

南國如畫裡,天高望晴空。在八方來賓的支持見證下,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和澳門民聯智庫等單位聯合創立的第五屆中國文化(澳門)論壇於11月7日啟幕。本次論壇以“中國文化的傳統與生機”為主題。線上線下近四十位海內外專家共聚一堂,從歷史、哲學、思想、文化和文學藝術等方面進行主題討論。

論壇開幕式在澳門大學崇文樓正式拉開帷幕。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主任朱壽桐教授主持開幕典禮,旅美作家盧新華、吉林大學張福貴教授、吉林大學木齋教授、浙江大學胡志毅教授做開幕式主題演講。第五屆中國文化(澳門)論壇在經過並經歷著新冠病毒侵害,全世界都面臨共克時艱的時代主題的情形下舉行,經由朱壽桐教授等發起人和海內外華人學者的共同努力,本屆論壇如期舉行。朱壽桐教授表示:第五屆中國文化(澳門)論壇在疫情期間有幸舉辦,得益於海內外眾學者的不懈努力,感謝各位專家朋友對本次論壇的支持。蘇州大學朱棟霖教授、中國人民大學馬相武教授、著名詩人沙克、陝西師範大學畢光明教授、南京大學鞏本棟教授、雲南民族大學李騫教授、海南師範大學王學振教授等專家學者親臨論道,南開大學吳長青教授、四川師範大學譚光輝教授、山東師範大學魏建教授、安徽大學吳長青教授等名師雲端講學。

與會學者圍繞“中國文化的偉大傳統”、“中國文化的活力與生機”、“當代中國文學與中國文化的發展”三個方面展開討論,共同為大家呈現精彩紛呈、思想碰撞、觀點交流的學術盛宴。

 

 

 

澳大首屆中國文化節本月開鑼

為弘揚中華文化優秀傳統,在澳門營造傳承良好的中國文化校園氛圍和社會氣氛,澳門大學今年10月至12月舉辦首屆中國文化節,以一系列創意活動讓學生在輕鬆的環境中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激發他們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興趣,增進對中華文化的瞭解。
首屆中國文化節由澳門大學主辦,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澳門基金會為指導單位,民聯智庫、澳門科技大學國際學院、澳門城市大學中國文化研究院、澳門中西創新學院、澳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協會、澳門中小學生人文社科教育基地等為協進單位。
中國文化節將宣傳、落實、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起來,具有特別的時代意義,是一個具有開創性、開放性的公益性活動,並確定於北京和歐洲落地。首屆中國文化節的一系列序幕活動、熱身賽事等從10月中旬陸續舉行;核心活動則於11月舉行,活動地點將在澳大、澳大中國歷史文化推廣基地、澳大各合作單位如河南、廣東、江西、浙江等地全面展開;重要活動將持續到12月份。
中國文化節的核心項目有3大系列:一、中國歷史文化之宣講、宣傳、宣教系列;二、中國歷史文化之展覽、展演、展示系列;三、中國文化與澳門文化之論壇、論叢、論辯系列。其中,涵蓋了「豫澳青年太極拳交流」、「雲遊中華·博古通新」——雲遊夏都遺址、「漢服表演、漢語外文詩歌朗誦表演」、「表演節目:木蘭單扇鶴舞雲天」、「中國文化(澳門)論壇」等共60多個項目。
                                                                         詳情

澳大中國歷史文化推廣基地建設提前超額達標

繼建立了9個中國歷史文化推廣基地,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與澳門聖若瑟教區中學第5校、教業中學簽署《共建中國歷史文化推廣基地協議》,分別成為第10和第11所加入中國歷史文化推廣基地的學校。

澳門中聯辦教育與青年工作部部長徐婷、副處長徐之平、高校處處長李勇先親臨指導,高度肯定澳大中國歷史文化中心對於中華文化推廣所做出的一系列努力;澳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徐杰、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主任朱壽桐和副主任鄭寧人見證簽署。澳門天主教學校聯會理事長黃彪,教區天主教教區委員會主任陳庭鋒,教業中學校長賀誠,澳門聖若瑟教區中學第5校校長黃建民、校監陳繼容、副校長林蓮麗、麥菊娜、區僑恩和鮑少娟等亦出席了儀式。

朱壽桐表示,中國歷史文化推廣基地是澳門中小學生人文社科教育基地與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設立的重要建設項目,是中華文化建設與推廣的重要實踐,旨在落實“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並存交流”的高端定位,在澳門中小學中樹立共同推廣中華文化的典範。該項目致力於加強與澳門中小學的合作,深化澳門青少年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認知與了解,增進民族認同感,鼓勵其自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從而更好地推動中華文化在澳門的傳播和發揚。

黃建民介紹了該校在弘揚中華文化方面所做的努力,期望成為推廣基地後能夠更上一層樓,積極面向社會,擴大對外合作交流。該校老師林家達亦指出,學校十分重視歷史教育,其“愛我中華”內地考察活動多年來一直深受學生們的青睞,今年8月學校更成立了歷史文化小組,以繼承弘揚中華文化為己任,讓優秀傳統文化薪火相傳。

賀誠充分肯定中心在澳門中小學推廣愛國愛澳的重要作用,認為宣揚中華文化是學校責無旁貸的重要使命。他指出,教業中學堅信在澳大雄厚科研力量的支持下,學校能夠進一步深化研究與教育工作,與中心共同促進澳門傳承與發揚中華文明,培養愛國愛澳人才,為“愛國者治澳”儲備力量。

目前,中國歷史文化推廣基地已先後建成11個,包括培正中學、海星中學、浸信中學、菜農子弟學校、利瑪竇中學、澳大附屬應用學校、勞校中學、新華學校、東南學校、聖若瑟教區中學第5校及教業中學,提前完成了5年建立11個推廣基地的任務。各推廣基地在名師名校講座計劃、歷史文化遺產考察計劃和特色項目建設計劃的落實方面取得豐碩成果,也積累了可貴經驗。

 

東南學校楊燦基校長帶領教師團隊參觀「戰火青春——新四軍中的青年人物展」

2022年9月28日(三),在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副主任鄭寧人及行政人員等的熱情接待下,東南學校楊燦基校長與學校教師一行九人訪問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參觀「戰火青春——新四軍中的青年人物展」。

過程中,楊校長指出新四軍不怕犧牲、無畏無懼的態度值得師生們頌揚,並希望本校教師團隊能夠身體力行,用行動延續其不朽的精神,陳副校長亦表示,透過展覽教師們可以了解到,新四軍不但在軍事上作出了重大貢獻,在文化、經濟、醫療等方面也頗有建樹,是一個不容錯失的學習機會。

中心副主任鄭寧人提議,校方可以將新四軍展覽活動帶入校園,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提升澳門青少年的民族認同感與自豪感,培養愛國愛澳新一代。

 

“葉挺與澳門”學術研討會在澳門大學舉行

由鹽城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新四軍紀念館和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聯合主辦的“葉挺與澳門”學術研討會,於9月21日在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舉行。

葉挺是新四軍主要領導人之一。他參與指揮南昌起義並出任前敵總指揮,參加廣州起義時任工農紅軍總司令,抗日戰爭中又出任新四軍軍長。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及新四軍重要領導人,葉挺一生歷經大起大落。青年成名,書寫北伐、抗日傳奇;經歷海外流亡,五年監牢,一首《囚歌》成了他堅貞革命氣節的寫照。

葉挺將軍一家曾與澳門有著不解之緣。位於澳門賈伯樂提督街76號的葉挺將軍故居,為葉挺一家在1932年至1942年間在澳居所。其9名子女中,有7個都出生於此,童年也大都在此度過。自2012年起,澳門政府對澳門葉挺故居進行多次修復,2014年5月28日“葉挺將軍故居”正式對外開放。自此,澳門葉挺故居成為澳門重要的歷史人文景點。

本次研討會邀請到江蘇省鹽城市新四軍紀念館仇金標館長、澳門立法議員、澳門鹽城聯誼會會長、澳門科技大學副校長龐川教授、澳門中西創新學院院長陳偉明教授、澳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徐杰教授、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主任林玉鳳教授、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訪問教授傅天虹教授、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主任朱壽桐教授、上海《探索與爭鳴》總編葉祝弟等學者參與座談交流。本次活動更邀請到葉挺將軍孫女葉蓮和江蘇省政府副祕書長,散文作家朱步樓線上進行致辭。

研討會由江蘇省鹽城市新四軍紀念館仇金標館長主持,多名專家學者對葉挺將軍的愛國精神和不屈不撓的革命鬥志,以及其戎馬傳奇的一生,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學術探討交流。主辦機構冀望通過蘇澳兩地聯合舉辦相關學術性研討,深入發掘以葉挺將軍為代表的澳門歷史人文資料,進一步豐富澳門歷史文獻的內涵,助推澳門“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並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建設。

研討會後,與會嘉賓應邀參觀了即將與9月22日舉行啓動儀式的《戰火青春——新四軍中的青年人物展》。

 

 

《戰火青春——新四軍中的青年人物展》助澳青認知國情

由江蘇省海外聯誼會指導,澳門江蘇聯誼會、江蘇香港文化促進會支持本次展覽,鹽城市海外聯誼會、新四軍紀念館、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國情教育(澳門)協會聯合主辦的《戰火青春——新四軍中的青年人物展》,近日在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隆重舉行。

今年適逢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展覽擷選有代表性的54個新四軍青年事蹟,集中詮釋中國共產黨人和新四軍青年將士的初心與使命,旨在讓澳門青少年瞭解近代以來祖國苦難的歷史、奮鬥的歷史,感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全民族同胞救國、興國、強國的堅定信仰、昂揚鬥志,切實增進青少年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彙聚更多愛國愛澳力量,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活動以播放《戰火青春—新四軍青年事蹟展》視頻介紹拉開帷幕,期間由新四軍紀念館講解員展演紅色故事《崢嶸歲月的紅色浪漫》、紅色情景朗誦《囚歌》。

江蘇省委統戰部副部長、江蘇省海外聯誼會副會長李衛華在致辭時表示,近代以來,江蘇湧現了周恩來、瞿秋白、張聞天、惲代英、張太雷、秦邦憲等優秀兒女,數以萬計的革命烈士為了反抗侵略、人民解放和國家新生而在江蘇大地上奮鬥和犧牲,以鮮血鑄造的新四軍“鐵軍精神”就是江蘇地方文化的亮麗底色之一,是中華文明歷史進程中的寶貴文化財富。

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主任朱壽桐認為此次展覽能順利的舉行,說明疫情正在退出,新冠必將倒下,正常的生活秩序會回歸到我們的人生之中。朱壽桐還強調新四軍領導人與澳門的關係,說明澳門是個值得驕傲的城市,並未缺席中國現代革命史的重要環節


澳門大學楊文佩同學作爲學生代表發言,楊同學表示,在參觀此次圖片展覽時,感受到了新四軍的家國精神。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有了強的國,才有富的家。圖片背後的歷史故事,浸潤出濃鬱的家國情懷,生動傳遞著一個民族厚實的底蘊,從展覽中自己深受鼓舞。

澳門中聯辦宣傳文化部副部長殷汝濤、江蘇省委統戰部副部長、江蘇省海外聯誼會副會長李衛華、澳門特區政府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處長黃超然、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處長林偉業、澳門立法議員馬耀鋒、江蘇省政協常委、澳門江蘇聯誼會會長岑展平、江蘇省政協常委、江蘇香港文化促進會會長陳慧鈺、澳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協會會長陳志玲、江蘇省委統戰部港澳臺工作處處長張志中、鹽城市委統戰部四級調研員、鹽城市工商聯黨組成員王號、新四軍紀念館館長仇金標、澳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徐杰等為活動主禮嘉賓。啓動儀式後,在新四軍紀念館講解員的引領下,嘉賓參觀了《戰火青春——新四軍中的青年人物展》。據悉,該活動從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拉開序幕,未來還計劃將走進更多的澳門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