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中小學生人文社科教育基地開啟示範單位考察活動——首次參訪廣大中學

7月10日上午,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主任朱壽桐、副主任鄭寧人及中心成員前往廣大中學拜訪,獲廣大中學校長陳建邦、中文及歷史科的骨幹教師們熱情接待,本次參訪的目的為了考察澳門中小學生人文社科教育基地(簡稱“基地”)的示範單位,並聆聽中小學對基地活動的意見與建議。澳門大學朱壽桐表示希望藉著這次拜訪以促進基地與廣大中學未來的合作機會,尤其就中國歷史文化推廣及中小學生人文社科教育的範疇探討相互合作的可能性,期待未來能夠更普遍地落實基地在中小學歷史文化教育的推廣;鄭寧人副主任介紹了中國歷史文化中心及未來的工作計劃,並積極聽取陳建邦校長及老師們在中國歷史文化教育在中學實踐的情況及意見。

 

廣大中學歡迎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

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主任朱壽桐與廣大中學校長陳建邦合照

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主任朱壽桐與廣大中學校長陳建邦就合作機會熱烈討論

雙方熱烈地討論合作機會

廣大中學教師分享廣大中學印刷的刊物

廣大中學校長陳建邦贈送廣大中學刊物給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主任朱壽桐

大合照

澳大中國歷史文化中心碩士生林龍平獲文化局“點滴.世遺”故事徵集比賽優勝獎

二零二零年是“澳門歷史城區”成功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的第十五年,是本澳文化遺產保護及傳承工作的重要里程碑,文化局將在此期間舉辦系列活動,鼓勵市民從生活中提煉澳門世遺的美,加強社會大眾文遺共護的意識,傳達“世遺共享”的意義。並於五月份率先主辦了“點滴.世遺”故事徵集比賽,邀請全澳市民分享生活在城區中的難忘片段和故事點滴,共同宣傳文化遺產保育的責任。

 

此次比賽社會反應熱烈,參賽者眾多。澳大中國歷史文化中心碩士生林龍平以《阿公的微笑》該篇短文在400篇參賽文章中脫穎而出與其他10位參賽者共獲優勝獎。並於七月一日上午假世界文化遺產澳門歷史城區鄭家大屋舉辦了頒獎儀式,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局長、著名作家穆欣欣女士向10位優勝獲獎者頒發獲獎證書。

 

林龍平表示:“保護世文化遺產澳門歷史城區,是每一位澳門居民以及身處在澳門的人所應具有的責任。怎樣真正的去保護世界文化遺產澳門歷史城區,首先要做的事了解,了解澳門歷史文化城區每一處前地每一座建築背後的故事,只有在深入的了解玩澳門歷史文化城區的人文內涵之後才能夠真正的盡到保護和傳承世界文化遺產澳門歷史文化城區的責任。”

 

據悉此次獲獎作品,已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委託本澳插畫師製作成世界文化遺產澳門歷史城區旅遊明信片公開發行。

(獲獎作品集:https://edocs.icm.gov.mo/mhd/15/collection.pdf)

 

 

 

圖一:獲獎證書

圖二:獲獎名單

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宣傳文化部參訪中國歷史文化中心

6月24日下午,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宣傳文化部蒞臨參訪中國歷史文化中心,參訪人員一行27人,包括中聯辦宣傳文化部部長萬速成、副部長殷汝濤、劉偉、邵彬及駐澳中央媒體負責人員。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帶領了嘉賓參觀中心的設施、資料和展覽,並發表講話表示歡迎。隨後,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主任朱壽桐分享了“關於澳門‘一基地’的特色理解”的報告,嘉賓們紛紛積極地回應,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中聯辦宣傳文化部部長萬速成肯定澳門大學對國家歷史的重視及努力,並以“小中見大”、“短中見長”、“你中有我” 、“日中地雨” 及“洞中肯綮”歸納了澳門的歷史文化特色。另外,中聯辦宣傳文化部副部長劉偉認為澳門在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過程中,文化因素非常重要,充分發揮了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並存的優勢。這次參訪同時有校長辦公室主任汪淇、人文學院代院長徐杰及中國歷史文化中心副主任鄭寧人等熱情接待。

 

宋永華校長向來賓介紹中國歷史文化中心

座談會現場

中聯辦宣傳文化部部長萬速成

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

中聯辦宣傳文化部副部長劉偉

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主任朱壽桐向來賓介紹相關報告

中國歷史文化中心副主任鄭寧人

活動合影

澳大辦大型國際遠距視頻會議探討文化自信

澳門大學南國人文研究中心和中國歷史文化中心舉辦大型國際遠距視頻會議——“中國文學的文化自信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七屆南國人文論壇”,吸引250多位來自中國、美國、加拿大、歐洲、澳洲、東南亞、東亞等超過20個國家地區的學者、華文作家和文學研究者“網聚”研討,盛況空前,獲與會者讚揚澳大引領時代。

開幕儀式由澳大校長宋永華,澳大副校長、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院長蘇基朗,澳門科技大學協理副校長、國際學院院長孫建榮,澳門理工學院人文社會科學高等學校校長林發欽,澳門作家協會榮譽會長、澳大學生事務長彭執中,澳門焦點報社社長范益民,澳大人文學院代院長徐杰、澳大中文系講座教授楊義等主禮。

宋永華致辭時從習近平主席2014年在四個重要場合提出“文化自信”的命題開啟,談到習主席的“文化自信”與澳大鄭裕彤書院的淵藪。他表示澳大應結合中央對澳門在大灣區規劃中的定位,做好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發展的工作,並強調中國歷史文化中心和南國人文研究中心應充分利用好自身文化傳播平台的優勢,立足澳門培養青年的民族文化自豪感,貫徹落實“一國兩制”。

澳門基金會主席吳志良亦通過雲端視頻為會議致辭。他指出澳大以“文化自信”為主題召開雲端學術會議是一項創舉,並表達對共同探討中國語言文學的傳承發展、開展中國文化自信對話的由衷期盼,並對“文化自信”的內涵和建構做了精要的勾勒和願景展望。他從澳門城市歷史上的開放占位談到澳門在中西方文化交融並匯中的作用,寄望海內外中國文學藝術界的朋友在文化傳承、文化對話、文化借鑒和文化發展中肩負起歷史重任。

此次會議主持為澳大南國人文研究中心主任朱壽桐。主題是“中國文學的文化自信”,下設“當代中國文學文化自信的檢視” 、“多媒體、全球化時代的中國文學文化自信問題”和“漢語與中國文學的文化自信”三個分議題。歷時兩天的會議,先後舉行了六場主旨演講和評議人點評。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和中國藝術研究院等科研機構,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浙江 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等的學者,以及海內外學界名家、成名作家思想火花的碰撞、交鋒,文化血脈的傳承、發展,文化的融合和割裂,文化自信的檢視、反思,輔以“南國人文論壇”微信群裡的互動評議和詩歌唱和。大家雲集,盛況空前,奉獻了一場文學、語言、文化乃至思想精神的盛宴。會議得到與會者的高度讚揚和肯定,並指澳大引領時代。

 

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

澳大辦大型國際遠距視頻會議探討文化自信

澳門基金會主席吳志良

各專家匯聚在網上共同探討文化自信

 

 

其他鏈接:
1.UM Channel
Chi: 澳大辦大型國際遠距視頻會議探討文化自信
Eng:UM holds international video conference on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2.UM social mediaWechat
澳大牽頭!一場學術盛宴吸引全球文學專家學者網聚
https://go.um.edu.mo/zq6gm6ra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universityofmacau/
3. News Bureau 新聞局Website
Chi: https://news.gov.mo/detail/zh-hant/N20FK6DEdc?3
Government Portal
Chi: https://www.gov.mo/zh-hant/news/333143/

“中國歷史文化與澳門”展在澳大舉行 ——國家教育部代表團蒞臨參觀

 “中國歷史文化與澳門”展在澳大舉行

——國家教育部代表團蒞臨參觀

2019年12月26日,國家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主任田學軍、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中聯辦副主任羅永綱、澳大校董會主席林金城、國家教育部港澳臺辦主任劉錦、國家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司長徐曉萍、高等教育局局長蘇朝暉、澳大校長宋永華、北大副校長田剛、北師大副校長周作宇等出席“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夥伴基地”揭牌儀式的國家教育部代表團成員蒞臨中國歷史文化中心,在中心代主任朱壽桐介紹下參觀了“中國歷史文化與澳門”展。本次展覽為中國歷史文化中心籌備,分為四個部分,分別展示中國歷史文化中心的“研究”、“交流”、“教育培訓”與“推廣普及”成果。展覽旨在傳接歷史脈絡,承續文化底蘊,為我國的歷史文化研究與推廣貢獻力量。參展後,田部長高度肯定了近年來中心在傳承和推廣中國歷史文化方面作出的積極貢獻。

朱壽桐代主任為代表團介紹展覽

朱壽桐代主任為代表團介紹展覽

代表團參觀中心圖書室

 

在校園開放日活動中,本次展覽亦吸引了眾多參觀者。不少學生和家長表示通過展覽看到了澳門大學與中國歷史文化中心對文化傳承所做出的努力,更加深切地體會到了澳門文化與中國歷史文化血脈相連、共生共榮的聯繫,並希望在2020年有更多時間和機會參與到中心的教育講座、文化考察等一系列活動中。

公眾參觀“中國歷史文化與澳門”展

公眾參觀“中國歷史文化與澳門”展

 

此外,中心工作人員還組織了開放日中國歷史文化常識競答遊戲,為參與活動的公眾準備了具有古典韻味的書簽、資料夾等特色小禮品。活動現場非常熱鬧,除了來參觀校園的澳門本地居民和大灣區民眾,不少國際學生也參與其中,一起體驗中國歷史文化的魅力與趣味。

 

澳大《南國學術》獲評全國社科名刊

 

 

由澳門大學編輯出版的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學術理論期刊《南國學術》,在第六屆全國高校社科期刊評優活動中獲得高度讚賞,被評爲“全國高校社科名刊”;其中的欄目“東西文明對話”被評為“全國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欄目”;總編輯田衛平被評為“全國高校社科期刊優秀主編”。

是次評優活動,經國家教育部社科司同意,由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研究會主辦,從全國近兩千家高校社科期刊中評選產生,以展示五年來全國高等學校社科期刊的總體狀況及其成績,推動高校社科期刊辦刊質量的提升,促進中國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繁榮與進步。《南國學術》被評為“全國高校社科名刊”,是學術界、期刊界對《南國學術》五年來辦刊質量的高度肯定與鼓勵。田衛平獲獎後,還作為獲獎期刊代表,在頒獎會上分享辦刊經驗。

《南國學術》是由澳大編輯出版,以“大人文、跨學科、超界域”為發稿理念的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學術理論期刊,每三個月推出一期。在文章側重上,既探討全球問題、區域問題,也探討中國問題;在以全球視角看東方和中國的同時,還以東方視角關注世界問題。主要欄目有“前沿聚焦”、“東西文明對話”、“時代問題論爭”、“中國歷史文化論壇”、“思想者沙龍”、“獨家評論”及“域外傳真”等。

 

澳大學生考察湖南體驗歷史文化

為進一步增強澳門學子對中華歷史文化的認知與了解,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組織歷史文化考察團,前往瀟湘文化薈萃之地——湖南省長沙市進行交流學習。是次考察除了讓澳大學生感受湘楚大地綺麗風光之餘,亦體會到以瀟湘文化為代表的中華文化之魅力獨具、豐富多元。

澳大學生考察湖南歷史文化

是次交流活動由澳大中國歷史文化中心項目主任鄭寧人率領20多名澳大學生參與。澳大學生與湖南大學、中南大學的學生組織代表就高校學生活動展開了深入交流,在培養當代學子文化素養、實現全人教育方針、構建人文校園等方面交換了經驗與意見。除了與國內知名高校開展交流互動,考察團還到訪橘子洲、岳麓書院、湖南省博物館等自然與人文景觀。

鄭寧人(左二)與湖南省教育廳港澳台辦主任周芳友(左三)互贈紀念品

此外,還通過參觀毛澤東故居暨紀念館、劉少奇故居、湖南第一師範學院舊址等紅色旅遊景點,增進對中國革命的認識,於紅色文化的熏陶中進一步加深了愛國愛澳的情懷。

中南大學書法協會副會長童雲飛(左)贈送書法作品,澳大研究生會書法學會會長羅凱迪(右)代表接收

湖南歷史文化考察團是澳大中國歷史文化中心所舉辦的系列交流活動之一。澳大中國歷史文化中心植根本澳、面向祖國,致力促進中華歷史與文化的交流、學習與傳播。鄭寧人表示,中心成立兩年以來已舉辦十多次此類交流團,將來會繼續開展此類交流活動,希望澳門學子在收穫知識、開拓視野的同時,進一步認識優秀中華文化,培養新時代大學生的能力、情懷與擔當。

新聞來源:人文學院媒體聯繫:澳門大學傳訊部

澳大學生考察湖南 體驗中華歷史文化 – Today Macao-現代澳門日報

澳大學生考察湖南-澳門新聞_ 濠江日報

澳大生在湘體驗歷史文化-華僑報

首屆澳門人文社科教育論壇澳大舉行

由澳門大學澳門中小學生人文社會科學教育基地和中國歷史文化中心合辦的首屆“澳門人文社科教育論壇”近日在澳大崇文樓舉行。澳門各中小學教育代表與澳大學者就“學校人文環境的理解與建設”議題進行深入討論。是次論壇促進澳大與中小學在人文社科領域合作,為澳大今後豐富中小學生人文社科教育提供新思路。

澳大校董會主席林金城、校長宋永華分別會見了與會代表。澳大副校長蘇基朗致辭時表示,是次論壇意義,顯示澳大著重人文社科教育,並致力與中小學同心協力,建設理想的教學環境。澳門大學附屬應用學校校長盧蘭馨與利瑪竇中學校長張慧玲等認為是次論壇有助於學校人文環境的建設。澳大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代主任朱壽桐指出,這個論壇是澳門大學人文社科系列論壇中的教育專題交流平台。論壇為基礎教育工作者搭建學術交流的開創性平台,並希望澳門各校能創造獨特的人文環境,以提升學生對學校的認同感,並注重學術性與民間性的結合。

會上,廣大中學校長陳建邦提出“凝聚民族情、構建人文境”的目標,認為應針對不同學齡的學生群體,研發相宜的傳統文化科普課程和體驗活動,以接地氣的方式從小培養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認同。鏡平中學教師陳華根表示,環境擁有造就獨特精氣神的能力,這是由中華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決定的,教育者需培養起切實的文化自信。培正中學老師麥芷琪從培正中學的人文環境與自身中文教育的實踐經驗這兩個角度向與會代表分享了有所裨益的觀點。澳大教育學院教授孫旭花則從數學教育的方向,介紹了中華文化是如何與數學教育碰撞出火花的,揭示出建設人文環境需要的包容性。

在討論環節,澳大教育學院教授張偉保、人文學院教授楊斌,澳門中華教育會理事李小瑩、嘉諾撒聖心中學教師盧天浩與菜農子弟學校教師歐陽國健等也就人文環境的建設提出了精彩觀點。

 

 

 

 

 

 

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珠海文化考察

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珠海文化考察

合照

為響應國家規劃建設大灣區的政策,提高澳門師生對內地歷史文化的瞭解程度,加強澳門師生對國家的認同感與自豪感,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研究生課程25位師生前往珠海進行歷史文化考察。考察團於2019年11月30日出發,歷時兩天對珠海代表性的文化地址進行了相關考察,一行人收穫頗豐。

求知

鄭德華老師講解

此次考察以結合歷史、文化、教育四項目標為本,分別訪問了淇澳島、圓明新園、北山大院等各具中西特色的地址。在心得分享時師生皆認為將邁入二十一世紀第三個十年的我們,身處中西文化共存的澳門,熟悉並且熱愛祖國的歷史與文化,從而產生真摯的民族自豪感是如此重要。澳門居民應帶著這份認同感與自豪感,積極投身到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中,為祖國的繁榮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七屆世界華文旅遊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圓滿舉行 體驗各地茶文化之美

第七屆世界華文旅遊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圓滿舉行 體驗各地茶文化之美

由澳門基金會、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及香港《明報月刊》主辦,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世界華文文學聯會等合辦的“第七屆世界華文旅遊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已於2019年11月26-27日一連兩天在澳門圓滿舉行。來自內地、港澳台地區、日韓、馬來西亞、緬甸、埃及、伊朗及法國等多地逾70位著名作家及學者聚首澳門,以“茶文化之旅”為主題展開學術研討。研討會於26日上午9時30分假澳門大學開幕。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代主席鍾怡,澳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徐杰,第七屆世界華文旅遊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籌委會顧問貝鈞奇,研討會總召集人、世界華文旅遊文學聯會會長潘耀明出席開幕禮並致辭,同時連同深圳金鑾集團有限公司陳海渝女士,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資深書院導師及中文系榮休教授張雙慶,廣東丹霞天雄茶葉有限公司董事長謝勁志,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代主任朱壽桐為會議剪綵。
鍾怡代主席致開幕辭時表示,茶既是中華文化的載體,也是連結不同文化、讓民心相通的情感紐帶。是次研討會邀請到多位來自過去“茶馬古道”、“絲綢之路”所及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專家學者來澳,與兩岸四地同仁一同探討茶文化的傳承與傳播,讓澳門能夠延續過去作為“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的歷史情緣,促進中西文化在此交流。她還指出國家對澳門的定位除了原有的“一中心、一平台”之外,還賦予澳門擔當新時期“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使命,期望澳門能與更多的炎黃子孫一起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做好五千年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宣揚者,成為強大祖國在世界舞台上的表演者,以及講好中國故事和澳門故事的演講者。

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代主席鍾怡致辭

徐杰院長致辭時稱,對於華文旅遊文學的研究是重要且必要的,旅遊文學是一種嶄新的文學樣式,表達的是對自然世界、人類社會、人自身的認識,突出的是對心靈的探尋,其與當下的世界主義、環保主義等人類關懷息息相關,是承載中國文化、藝術、哲學等傳統的重要載體,是聯絡世界交流合作的重要材料。貝鈞奇顧問認為這次會議是一次關於生活的、休閒的,甚至是有點浪漫卻意義非凡的會議,本屆“茶文化之旅”與上一屆的“絲路之旅”都是大課題,茶路與絲路都是東西文化交流的樞紐,影響深遠。他期望透過此次“茶文化之旅”,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深入交流,碰撞出更多智慧的火花。潘耀明會長致辭時提到,茶在中國人的眼中,兼具豐富的文化底蘊。是次研討會聚焦在“茶文化”這個題目上,希望通過五湖四海聚攏在一起的學者與作家,來梳理中華茶文化的來龍去脈以及研討與茶有關的各種文化表現,藉以推動中國乃至世界茶文化的發展。是次研討會收到的論文達70篇,除大會發言外,並分十場進行分組研討,會議從各自地方特色的茶文化談起,如伊朗與俄羅斯的茶文化差異、緬甸茶人以種茶開發經濟、韓國茶詩的茶道精神、老北京的茶文化等,再廣論及茶的產業發展、茶與老莊思想、茶的功用等方面,最後更詳論至茶具、餐茶等。澳門大學教授朱壽桐及本澳作家袁紹珊亦分別發表論文,會議論文內容多元豐富,精彩紛呈。
研討會閉幕式於27日上午9時30分舉行,10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嘉賓發言。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致辭時稱,旅遊文學是世界華文文學創作與研究的一個重點課題。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旅遊文學都是與歷史文明與文化原型相聯繫的,其既是東方文明的基本資源和基本內容,也就同時構成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基本內容。在澳門開展對中國歷史文化的研究、宣傳與推廣,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和區位優勢,澳門大學將加大力度在澳門乃至在葡語國家、地區推廣中華傳統文化,弘揚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和優良傳統。

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致辭

世界華文旅遊文學聯會會長潘耀明致辭

張雙慶教授總結時分別介紹了會議籌辦過程、會議主題及會議內容,他指出本屆以茶文化為主題,必須切合旅遊、文學及茶文化三大關鍵內容,是次研討會與會嘉賓所發表的論文涵蓋面廣,以茶文化的推廣、茶與文學、各種茶的介紹、各地茶的風情等為主,其中諸如配茶、粵語區茶文化研究、茶葉戰爭等具趣味的題材今後亦可多作討論研究。潘耀明會長在致閉幕辭時稱這趟文化之旅已經走了14年,這條路曾灑下大家的汗水、心血與智慧,是大家長期以來給予巨大的支持和對共同文化理念不捨不棄的堅持和守護,才能一路走下來,越走越開闊,文學的隊伍越來越壯觀。最後以世界華文旅遊文學聯會的會歌《字遊之歌》中的“沿路有百花開,清音遍佈瀰漫;豪情萬里高飛,天地任我行。”作為會議籌辦以來的心情寫照,同時感謝合作單位的支持及協助,使得研討會能順利召開。

第七屆世界華文旅遊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出席者眾

與會嘉賓分享品茶的樂趣

研討會結束後,一眾作家及學者前往深圳出席第一屆茶文化論壇。1.澳門基金會WebsiteChi:第7屆世界華文旅遊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圓滿舉行 體驗各地茶文化之美